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
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
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
驚濤洶涌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落天邊。
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
西峰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
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
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幾寂聽無鳴蟬。
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
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云士。
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
畫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極之天,如羅浮之山與南海相連。
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
此畫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的能工巧匠,用彩筆驅趕著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
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
滿堂的空靈蒼翠如可掃,赤城的霞氣和蒼梧的嵐煙,仿佛可從畫中飄浮而出。
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
洞庭瀟湘的美景意境深遠,我之情意隨著三江七澤之水而回返往復。
驚濤洶涌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那洶涌的波濤要流向何處?而江海上孤舟一去而無歸日。
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落天邊。
船上的征帆不動亦不旋,好像隨風漂落至天邊。
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
我心搖目斷,逸興難盡。不知何時此舟才可到海中三仙山?
西峰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
西峰山勢崢嶸,瀑布噴射,山下巨石橫斜,溪流蜿蜒曲折,水聲潺潺。
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
東崖巖層疊嶂,云遮霧障,林深樹密,草木繁盛。
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幾寂聽無鳴蟬。
在此深山之中,歲月不知,晝夜難分。我憑幾獨坐,靜聽寂然,靜得連一聲蟬鳴也聽不到。
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
在長松之下,有仙人數位,對坐不語,南昌仙人梅福也似列坐其中。
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云士。
趙炎夫子如南昌仙尉,正當妙年華品,為磊落青云之士。
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里。
庭中訟息,政簡無事,與眾賓客在堂中宴坐,杳然如畫中之神仙。
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此乃五色圖畫,并不足珍;還是真山真水最好,可以遠離世塵,端居全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有朝一日我功成之后,將拂衣而去,而武陵的桃花在含笑等著我。
。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95-297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
峨眉句:峨眉,山名。
也作峨嵋。
在四川峨眉縣西南。
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
西極:西方極遠之處。
屈原《離騷》:朝發軔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
此句言畫中之山像峨眉山那樣雄偉高峻。
羅浮句:羅浮,山名。
在廣東增城、博羅、河源等縣間。
長達二百余里,峰巒四百余座,為粵中名山。
南溟,即南海。
此句言畫中之山如羅浮山那樣橫亙至海。
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
名公句:名公,指著名的畫家。
繹思,推究思考。
繹,蠶抽絲。
此句言畫家作畫時,精心構思。
公,一作“工”。
驅山句:這里用的是擬人手法,把畫山畫水,說成把山驅趕到畫面中,讓海水走入畫面中。
走,這里是使動用法,即使山走。
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
赤城句:赤城,山名,在浙江天臺縣。
蒼梧,山名,即湖南寧遠境內的九疑山。
此句言畫中山岳云蒸霞蔚,煙霧繚繞。
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
洞庭句:洞庭,即洞庭湖。
瀟湘,指湖南湘江。
緲綿,悠遠隱約。
此句言畫中江、湖望去悠遠隱約。
三江句:三江七澤,概指江河湖澤。
“回沿,謂水流上下回旋。
逆流而上曰洄,順流而下曰沿。
全句意謂畫面中的水流上下回旋。
驚濤洶涌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落天邊。
征帆句:言畫面中的舟船停滯不前,好像失去回家的時間。
迷,喪失。
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
心搖目斷:謂因欣賞畫面而心情激動,因凝神而看不見畫面。
三山,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瀛洲、方丈。
西峰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
橫石句:為亂石橫臥,流水急促,波浪起伏。
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
合沓:重疊。
芊綿:草木茂密繁盛。
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幾寂聽無鳴蟬。
冥昧:本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這里指陰暗。
隱幾:伏在幾案上。
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
羽客:指神仙或方士。
南昌仙:西漢時南昌尉梅福。
《水經注》:漢成帝時,九江梅福為南昌尉,后一旦舍妻子去九江,傳云得仙。
這里借以美稱畫主人當涂尉趙炎。
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云士。
妙年句:妙年,青春年少。
歷落,灑脫不拘。
青云士,本喻指位高名顯的人,這里稱譽趙炎仕途順暢。
年,一作“齡”。
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里。
杳然:昏暗;深遠。
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若待二句:謂趙炎如果在仕途上功成名遂后再去隱居,那就失去隱逸的意義。
武陵桃花,指陶淵明所描繪的桃花源境界。
詩文中借指隱居之處。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