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臨江仙·偶向凌歊臺上望

作者: 宋代    李之儀
【臨江仙】

登凌歊臺感懷

偶向凌歊臺上望,
春光已過三分。
江山重疊倍銷魂。
風花飛有態,
煙絮墜無痕。

已是年來傷感甚,
那堪舊恨仍存!
清愁滿眼共誰論?
卻應臺下草,
不解憶王孫?

【lín jiāng xiān 】 【臨江仙】
dēng líng xiāo tái gǎn huái 登凌歊臺感懷
ǒu xiàng líng xiāo tái shàng wàng ,偶向凌歊臺上望,
chūn guāng yǐ guò sān fèn 。春光已過三分。
jiāng shān zhòng dié bèi xiāo hún 。江山重疊倍銷魂。
fēng huā fēi yǒu tài ,風花飛有態,
yān xù zhuì wú hén 。煙絮墜無痕。
yǐ shì nián lái shāng gǎn shèn ,已是年來傷感甚,
nà kān jiù hèn réng cún !那堪舊恨仍存!
qīng chóu mǎn yǎn gòng shuí lùn ?清愁滿眼共誰論?
què yīng tái xià cǎo ,卻應臺下草,
bú jiě yì wáng sūn ?不解憶王孫?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臨江仙·偶向凌歊臺上望作者: 李之儀

簡介 詩詞 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臨江仙·偶向凌歊臺上望賞析

偶向凌歊臺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風花飛有態,煙絮墜無痕。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卻應臺下草,不解憶王孫。

  這首詞,作于李之儀居今當涂期間的某年春天。

  凌歊臺,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離宮于此。實際上,凌歊臺并不很高(據《太平寰宇記》載僅高四十丈 ),只是因周圍平曠,才望得很遠。李之儀的這首詞就是登此臺遠望之所得。目的在借景發揮,借登凌歊臺以抒發內心的感慨。

  “偶向凌歊臺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 。”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時幽居抑郁的心情。李之儀雖身在江南,心猶念汴京和故土(李之儀的家鄉在今山東無棣 )。登高以眺遠,自難免引起萬千感觸。但詞人僅用“春光已過三分”一句概括他種種思緒,把無窮的空間感化作有限的時間感,從而收到含蓄蘊藉的審美效果。“ 銷魂”一詞,兼有極度高興和極度傷心兩方面的含義。

  “風花飛有態,煙絮墜無痕 。”飛花、墜絮,本都是自然形態的東西;但經過詩人的渲染,便都變成了含情物。飛花,指他人之乘風直上,舞態翩躚,得意非常;墜絮,喻己身之遭謗被逐,墮地沾泥,了無痕跡。

  下片點明題意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傷感甚”,指以往歲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擊。“那堪舊恨仍存”,意味著此刻、此后仍然“舊恨”綿綿。“清愁”,指所觸起的新愁。詞人在“愁”字下加用“滿眼”一詞,便使人覺得愁如春天的游絲彌漫空際。至于愁些什么,詞人并未明言,因此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共誰論”,進一步表明詩人塊然獨處,竟無人可為解愁。

  “卻應臺下草,不解憶王孫?”卻,這里作“豈”解,“卻應”即“豈應”。詞人目睹凌高欠臺下春草叢生,很自然會聯想起淮南小山《招隱士》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著名詩句。但李之儀這里的“王孫”指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詞人把歸鄉不得的怨恨歸咎于春草的不解相憶,實乃貌似無理卻至情的說法。

  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姑溪詞提要 》謂李之儀“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減秦觀。”可謂一語中的,總括了李之儀小詞的特點。這首詞就是明證。

相關推薦

  • 李之儀
  • 臨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