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古代打仗長江為什么叫做天險 長江就不能找其他地方過江嗎

  還不知道:為何古代戰爭都強調長江天險?長江那么長,別的地方不能渡河嗎?的讀者,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長江有多險?

  三國時期,曹丕的兩次評價非常準確。

  第一次,是在公元224年九月。

  此時,曹丕已經稱帝。

  他在廣陵觀兵時,看到江水盛長,恰逢暴風飄蕩,所乘龍舟在暴風之中幾度要覆沒。

  此情此景,他感慨嘆道:“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之,未可圖也。”

  第二次,是在一年后,依然是在廣陵觀兵。

  看到魏軍旌旗飄蕩,綿延數百里,軍士有數十萬之多。

  曹丕頓生渡江作戰之志。

  但是,當他看到江面上波濤洶涌,駭浪驚濤,未免生出壯志未酬之感。

  對著長江,他再次嘆道:“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

  說罷,他拂袖而歸。

  兩次臨江而嘆,曹丕給我們釋放出一個信號,那就是千里長江在吳魏之爭中起著千軍萬馬的作用。

  這就是長江之險。

  長江水深江寬,水大不凍,為各時期大規模的水軍活動提供了馳騁和棲身的場所。

  就像孫吳,他們之所以能夠在一定時期限江自保,除了依靠長江天險之外,他們還在長江附近布置了大量的水軍,配置了許許多多的戰船。

  所以,想要渡過長江天險,除了克服艱難的自然條件外,還要發展強大的水軍力量,配置充足的戰船。

  早在孫策時期,為了擴大地盤,壯大水軍,他調兵遣將西擊劉勛、黃祖,先后繳獲了“船千艘”和“船六千余艘”。

  后來,赤壁大戰,孫權襲奪江陵、夷陵,相繼收編了大量的水軍和戰船。

  話說到這里,不得不為大家介紹一下孫權的做法。

  他非常重視舟師建設,自造了各式各樣的艦船。

  比如,遠超漢代技術水平的樓船。

  再如,在赤壁之戰中,屢立奇功、揚名萬世的斗艦。

  又如,行速極快、靈活機動的走舸。

  孫權之所以,要發展強大的水軍力量,建造各種各樣的戰船,除了據江自保之外,他還想北渡長江,出海遠行,圖謀更大的發展。

  嘉禾二年,他派張彌、許晏、賀達等率兵萬人沿海路北上遼東。

  赤烏五年,又派聶友、陸凱率領3萬水軍討伐朱崖和詹耳。

  孫吳的水軍憑借優秀的作戰能力和雄厚的水戰設備設施,在魏、蜀之中,得以生存,而且生存得很好。

  這一點兒,連曹操都要佩服不已。

  建安八年,曹操率軍出濡須口親征孫吳,在江面上看到孫吳“舟船器杖軍伍整肅”,喟然長嘆,然后撤軍。

  可以看出,在當時,北方政權,諸如曹魏,要想渡江南下,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兒。

  起碼,有3種要素必不可少。

  一是戰船;二是水軍;三是充足的糧草。

  即便具備了這三種要素,要想渡過長江天險,還需要找一個比較容易登岸的“搶灘地”。

  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回答的第二問。

  長江綿延6300多公里,即使從湖北宜昌往下,也有3000多公里的長度,滔滔江水,從哪里渡江呢?

  相對來說,最容易的地方有3個。

  第一個:襄陽,位于漢水中游的一座城市

  漢水,又稱漢江,它發源于漢中,綿綿延延在武漢匯入長江。

  而襄陽,是位于漢水中游的一座城市。

  從地圖中可以看出,它的地理優勢。

  對于北方而言,只要控制住了襄陽,北方的船舶就可以從漢水順流而下,進入長江。

  或者,由陸路直達江陵城下。

  對于南方而言,只要守得住襄陽,北方就不可能在漢水有任何施展身手的機會。

  第二個:邗溝,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的一條運河

  邗溝,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北上伐齊而開鑿的一條航道。

  它北接淮河于淮陰,淮陰今天稱為淮安;南連長江于廣陵;是淮河與長江之間的通道。

  長期以來,淮安一直是“南必得而后進取有資。北必得而后餉運無阻”的軍事重鎮。

  而邗溝,在三國時期,也是孫吳與曹魏之間的兵家必爭之地;只是這條航道由于軍事割據,在當時并不暢通。

  第三個:濡須口,曹操曾派一名得力戰將在附近駐守

  三國時期,曹操曾派名將張郃在濡須口旁邊的一座小城里駐守,扼制孫吳北上。

  無獨有偶,孫權明知曹魏有重兵在這里把守,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派兵攻打這座小城,而且一連排了5次,只可惜一次也沒有成功。

  這座小城不是別的,就是今天的合肥。

  曹操和孫權之所對這座小城如此看重,就是因為這里有一個叫濡須口的地方。

  濡須口是巢湖連接長江的一條水道,雖然狹窄,但是具有很重要的戰略作用,它是北方政權南下的又一個登陸點。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