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他以荊州從事,隨劉備入蜀。曾擔任過綿竹、成都縣令以及越雋太守,并且擅長軍事,受到諸葛亮的重用。劉備生前評價馬謖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比欢T葛亮對此不以為意,仍然讓馬謖擔任參軍。在諸葛亮征南蠻期間,馬謖確實貢獻了很多。他曾提出了策略,主張不宜強行征服,而要以攻心為主,兵戰為輔。諸葛亮采納了他的計策,七次俘獲孟獲并將其送還,最終征服了南方。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首次北伐,馬謖親自領導主力軍經過今白水江猛攻祁山(今甘肅省祁縣東)。他勢如破竹,曹魏的許多地區都向蜀漢投降。諸葛亮趁勝追擊,并選擇馬謖督率諸軍在前線與魏軍交戰于街亭。
網絡配圖
北伐曹魏是蜀漢政權藉以守存的重大戰略,蜀國為此進行了長期的準備。蜀軍在先期幾次戰役中取得了重要戰績,但在街亭與魏軍交兵這一關鍵性戰役中,諸葛亮用人不當,馬謖舉措失誤,戰術上完全陷于被動,被魏軍大敗,諸葛亮不得不撤軍退回漢中,蜀漢的第一次北伐遭到了重大挫折。而招致這次重大失敗的主將正是他昔日十分賞識的馬謖,馬謖在街亭之役中擅自武斷違背主帥調度,招致損兵折將、丟失要地,誤了蜀漢的興復大計。為嚴肅軍法重振軍威,重振蜀國北伐的士氣,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出師未捷智將受斬之舉,是諸葛亮極為痛心之事。
這段故事最早記載于《三國志》。公元228年春末,在漢中先已下獄受軍法論處的馬謖,被提交當眾斬首。馬謖臨刑前致書諸葛亮沉痛地說:“垂相待我如子,我尊崇垂相如父,我雖死無恨于黃泉之下也?!睌厥字畷r,諸葛亮揮淚,在漢中的十萬蜀軍將士亦無不垂涕。歷來人們也都認為馬謖是在街亭之敗后,負荊請罪,回到諸葛亮大營,被諸葛亮揮淚斬于軍門。京劇《失街亭》就是講的這一段。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這樣描述:馬謖立下軍令狀,以王平為副將,率兵二萬五千人出守街亭,抵達街亭后,以兵法“居高臨下,勢如破竹”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理由,拒絕遵守諸葛亮于路口扎營的吩咐,并置王平的“魏軍斷我水源”的警告不顧,屯兵山頭。
網絡配圖
? ?后來魏將司馬懿及張合率軍到達后,開始圍馬謖而不攻,并斷其水源,待馬謖不戰自亂后,司馬懿最后發動火攻,馬謖慘敗而回。街亭失守后,使前方蜀軍進無據點,退無可守之地,不得已退守漢中。為此,“謖自縛跪于帳前??酌髯兩唬骸曜杂罪栕x兵書,熟諳戰法。吾累次丁寧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領此重任。汝若早聽王平之言,豈有此禍?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城,皆汝之過也!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給與祿糧,汝不必掛心?!匙笥彝瞥鰯刂?。”諸葛亮上表請后主自貶三等,馬謖于大營自首領死,斬首之時,全軍落淚,諸葛亮亦失聲痛哭,這就是所謂的“揮淚斬馬謖”故事。后人有詩寫道:“失守街亭罪不輕,堪嗟馬謖枉談兵。轅門斬首嚴軍法,拭淚猶思先帝明?!?/p>
《三國演義》這節寫的有聲有色,讀起來驚魂動魄。事實上,這些全是小說家的藝術加工,史實與這些說法是有很大出入的。關于街亭失守后馬謖的結局,《三國志》及裴松之注中有五處提到,不妨將其綜合起來看一下。在《諸葛亮傳》這樣記載:諸葛亮“戳謖以謝眾”。持相同觀點的還有以下幾種史書,《王平傳》:“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林、李盛”?!恶R良傳》附《馬謖傳》:“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p>
然而在另外幾種史書中,卻有與之出入的記載。《向朗傳》這樣記載:“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毕蚶十敃r為丞相長史,隨軍征戰,平常經常與馬謖交往。這段記載價值也就相當高了,意思十分明顯,在街亭之戰后,馬謖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而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傳說中一直待到諸葛亮死后,向朗始復出仕官,達數十年之久。
網絡配圖
在《馬謖傳》裴松之注中,引《襄陽記》中的記載:“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愿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于此,謖雖死無恨于黃壤也。’于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涕。亮自臨祭,待其孤若平生。蔣琬后詣漢中,謂亮曰:‘楚東得臣,而后(晉)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戳智計之士,豈不惜乎!’亮流涕曰:‘孫武所以能制勝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楊干亂法,魏絳戳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計賊邪?’”后來諸葛亮待其遺孤如同己出。這一段說明馬謖臨死前未曾與諸葛亮謀面,否則也無必要寫這么一封信,要諸葛亮效仿殺鯀而用禹的故事,將自己的遺孤托付于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