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最令人矚目的姐妹花,莫過于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和宋美齡。她們的影響力遍布整個中國。與她們同時代的,還有合肥四姐妹。雖然在影響力上稍遜一籌,但在文化界卻聲名卓著、風光無限,絲毫不比宋氏三姐妹遜色。

合肥四姐妹從大到小分別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以及張充和,她們來自聲名顯赫的名門合肥張氏。合肥張氏最鼎鼎大名者是清朝名臣張樹聲,他曾為淮軍第二將領,歷任總督、通商事務大臣等要職,張樹聲之孫張武齡即是四姐妹的父親。張氏家族到張武齡一代,依然是擁有萬頃良田的高門大族,張武齡本身是大教育家,優異的家庭環境和教育使得姐妹四人個個才華橫溢,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開明的家風讓合肥四姐妹在婚戀方面可以自由選擇,毫無羈絆。葉圣陶先生曾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他們都會幸福一輩子。”而與她們結為連理的都是文化界的翹楚,成為一時的佳話。

大姐張元和端莊嫻靜,很有大家閨秀風范。張元和熱愛昆曲,并因此與昆曲界如日中天的小生顧傳玠結緣。顧傳玠是昆曲“傳”字輩排行第一的名角,技藝精湛、外形俊朗。1939年,兩人在上海大西洋餐廳舉辦婚禮,引起了轟動。婚后兩人時常一起演唱昆曲,后國民黨敗走臺灣,顧傳玠和張元和一同到了臺灣,顧傳玠于1965年病逝,張元和在1972年移居美國,2003年病逝,享年96歲。

二妹張允和性格剛烈似刀,丈夫周有光卻溫潤如玉,相同的是兩人都闊達真誠。周有光是張允和哥哥的同學,十六歲就認識,十八歲陷入愛河。1933年,周有光和張允和邁入婚姻,兩人一生過得幸福又浪漫,上午紅茶下午咖啡雷打不動,夫妻恩愛和如琴瑟。周有光在語言學領域頗有造詣,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在學術上的成就和美滿的家庭是分不開的。2002年張允和安然離世,享年93歲。周有光在今年年初離世,享年112歲。

合肥四姐妹中,三妹張兆和的名氣恐怕是最大的,他的丈夫是文學家沈從文。張兆和膚色較深,長相秀美,外號“黑牡丹”。沈從文對張兆和一見鐘情,展開猛烈攻勢,兩人于1933年在北平結婚。不過他們無論是出身還是志趣都存在鴻溝,度過短暫的幸福時光后婚姻便陷入了重重矛盾。沈從文病逝后,張兆和在2003年也離開人世,享年93歲。
四妹張充和性格散淡,卻極具才情,被譽為“最后的才女”,在33歲的時候經沈從文介紹,認識美籍德裔著名漢學家傅漢思,次年結為秦晉之好。1949年,兩人登上海輪赴美國定居,此后張充和一直生活在美國,并在美國諸多名校執教。2015年,張充和離世,享年10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