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提的人物,遼國的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立下的赫赫戰功更讓他的臣子對其頂禮膜拜。今天要講的是耶律阿保機為人們所熟知的故事,雖然對于其真假性存在爭議,但它無疑印證了耶律阿保機本身所帶的神秘色彩。
通過史書《遼史》和《契丹國志》我們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耶律阿保機曾經射殺過龍的記載,甚至還有契丹人還專門為此事修建了一座廟宇紀念此事。
如果說這只是契丹人民為了歌頌和紀念這位開國君主所特意杜撰而應避嫌不予考慮的話,那么北宋的科學家沈括所撰寫的《夢溪筆談》里面對于耶律阿保機射殺龍的事件也是有著詳盡的記載,所以對于這件事情,我們還是應該保留一部分的認可性。

根據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位開國君主剛生下就能像三歲孩童一樣下地行走,百天之后就會說話,對于這件事情的真假性雖然已經無法證明,但是無疑這件事情就像耶律阿保機射殺龍一樣都表明了他本身所存在的一種獨特性和無可替代性。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耶律阿保機射死的那條龍,肯定不是真龍,而是某種龐大的爬行動物,例如如同蟒蛇一樣的大蛇。東北氣候寒冷,自然很少有大蛇出沒,不為常人所知,甚至驚以為神。
不管真假,耶律阿保機射龍的事例讓我們得知,龍的尸體曾經被古人保管存放,因此古代工匠或許并非純粹以想象力來刻畫龍的造型,而是有確實的依據。
不過考慮到當時人們的認知有限,至于耶律阿保機射殺的到底是不是我們現代人所認為的龍還有待商討,而且當時的人們到底有沒有為了神話某些現象在繪畫的時候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在里面,我們同樣也不得而知。
直到后來考古學家挖開一個距今8000年的古墓,竟然發現了真龍存在的鐵證。這個古墓叫查海遺址,位于遼寧阜新。自1982年發現以來,到1994年,其先后經歷了7次大規模考古挖掘。而在最后一次挖掘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堆石雕塑龍。
這是目前為止考古學界發現的最早龍造型文物,其全長有19.7米,光是龍頭就有2米,而且距今足足有8000年歷史,而《山海經》里關于龍的描述,也是說其出現在8000多年前的黃帝時期,查海遺址的發現無不佐證了這點。

所以,我們在很多畫作里面,可以看到對于龍的繪畫基本上都有這一個約定俗成的形象,而這種形象到底從何而來?或許正是從這個8000年前的查海遺址中而來,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殺龍的傳說也因而有了說服力。
其實,關于真龍是否存在的問題或許已沒那么重要。我們自稱為龍的傳人足以證明龍所代表的精神信仰,最重要的是它本身所帶的一種精神力量可以指引著我們去做我們倡導和信仰的事物。
就像外國人信仰上帝那樣,我們中國人信仰龍,雖然說都有一個具體的形象存在,可并沒有人見過他真正的樣子,但是絲毫不影響著他廣大信徒的存在。或許這就是一種精神文化,不管他是上帝還是龍,我們只需要一個物種去承載自己的信仰。
至于耶律阿保機到底有沒有射殺過龍已經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們愿意相信他射殺了龍,愿意相信他所具有的獨特力量。那便是千百年來烙印在華夏民族骨子里的龍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