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傳拓,大多數人可能有點陌生,不知道是什么。其實,傳拓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簡單來說,就是用紙把一些東西拓下來,例如古器物和石刻上的文字和花紋。雖然用紙把東西拓下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
類似于畫畫,剛學的時候我們會用一張薄紙放在原畫上再去描繪它,這就是類似于傳拓的過程。不過,傳拓所拓下的是立體的東西,需要特定的工具和技術。總的來說,傳拓是一種有趣的藝術體驗,值得我們去嘗試。
如果你想了解更詳細的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小編會為大家帶來更加深入的解讀。

可以說,傳拓是萬能的,因為萬物皆可拓。廣義上的傳拓呢,可以說是啥啥都能。竹簡、甲骨、玉器、磚瓦、封泥、兵符、明器,青銅器,石刻等。狹義上的傳拓就只是石刻了。而且對于這個拓字也有兩種不同的讀音,可以念做ta,也可以讀作tuo。
我們對于傳拓可能有些許的陌生,認為這是古人才有的智慧,我們不配擁有,傳拓一定很難很難,但是如果真正的了解傳拓,我們一定不會這樣認為。而且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傳拓了,我們小時候一定都拓印過錢幣,就是把錢幣放在紙下面,然后我們再用鉛筆涂滿在紙上,然后就會把錢幣的花紋印在紙上了,就這樣,我們的拓印就做好了。其實這也是拓印,簡不簡單?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古人的東西都很難,我們普通人不配擁有,恰恰相反,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們能夠越來越好了解這些技術,甚至能夠讓他們成為我們的一種特長和能力。
對于傳拓我們可以從他的做法上了解到我們能夠準備什么東西。立體的器物一定要有,其實也就是我們要拓的東西,除此之外我們一定要有墨,因為我們就是用墨來進行傳拓的。當然作為一門技術,我們的傳拓不僅僅只有這些,我們還需要用到毛筆、棕刷、宣紙、拓包、必要的時候還會用到噴壺。
墨這個東西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了,因為傳拓的成功與否和所用的墨也有一定的關系。墨,分為油煙墨和松煙墨,他們兩個的區別就是油煙墨亮而不黑,松煙墨黑而不亮;目前墨的種類主要分為墨汁和墨塊,以墨塊研墨方為上等,墨色柔和,層次感強;墨汁主要以北京一得閣、華山墨汁和紅星墨汁為主,方便攜帶,省時省力。
宣紙也是其中的一項最重要的工具,宣紙分為熟宣和生宣,而我們傳拓所用的紙就是生宣紙。
因為生宣紙比較容易吸墨,所以用生宣是比較好的。對于毛筆來說,其實都是可以的,毛筆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沾水進行拓印的,所以才會沒什么要求。拓包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是其實拓包是最最平易近人的,自己也可以做,而且完全是不比賣的差的,拓包其實就類似于于一個海綿墊,是用來把器物上的花紋什么的印到紙上的作用。
自己用布,海綿也可以是不要的娃娃里的海綿,還有塑料袋,女孩子用的皮筋就可以做出來的。棕刷是用來掃紙的,傳拓最最重要的就是掃紙了。
傳拓的成功與否七分再掃,三分在拓。掃紙掃的好的話,傳拓也就成功了一半了。有人會問什么是掃紙啊,其實掃紙就是把紙鋪在器物上。那肯定就會有人說,這有什么難的,不就是鋪平就可以了嘛?其實鋪平是最最基本的程序,難得是在上墨的時候如果沒有把紙弄好,因為墨有一定的水在里面,所以那些紙就會起來,再去上墨的話就會很難。就好像你在描一幅畫,已經固定好畫紙了,而且還已經畫好了一半了,但是突然紙移位了,再去找他的位置就已經很難了,況且上墨的話要比描一幅畫難的多,所以掃紙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了解了這些傳拓工具,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實際操作的步驟了。“宣紙浸潤敷器物,朱墨撲拓現原本。”這短短幾個字,也就表明了傳拓的步驟和他的藝術水平。也就是把宣紙浸濕覆蓋在器物上面,然后再把墨上在紙上,然后就可以拓印了。
但是在覆蓋紙之前,我們第一步是進行構思,根據器物的大小等因素,考慮用紙的大小,類型,作品的構圖,還得預留出來印章和題跋的位置。
然后第二步才是上紙,上紙有兩種上法,一種是直接上紙,就是用干紙直接覆蓋在器物上,這就是干紙法。另一種就是把紙打濕,然后再覆蓋在上面,這就是濕紙法。大部分用干紙法的就是器型比較小的器物,比如錢幣什么的,濕紙法就是大型的石碑或者是器物上的花紋什么的用。
上完紙之后就是上墨了,進行上墨并不是一次就好,需要上很多次。而且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上墨均勻,這也是很需要技術性的一項工作。當上好墨以后就是啟紙了,其實這個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也是很需要耐心和細心的一項工作,也是最后一步工作了,這樣我們的傳拓步驟就已經完成了。
如果我們進行拓印的器物是石碑的話,我們構思完之后的工作其實是進行清理石碑的工作,因為石碑常年在外,所以肯定就會有很多的臟東西在上面,如果沒有進行清理的話,上紙也是很不好上的,所以清理也是很重要的。
無論是哪一種技術,肯定就會有一個標準,那么傳拓的標準就是字口清晰,黑白分明,墨色均勻,拓片完整這十六個字。所以在我們進行傳拓的時候一定要遵循這些標準,要不然老師是會扣分的,那就拿不到學分啦!
傳拓也并不僅僅是只有一種技法,根據不同的技法用相同的工具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效果,這些技法有烏金拓,有蟬翼拓,還有全形拓。
烏金拓是指墨色厚重,烏黑而有油脂的光澤,同時具有層次和質感的拓本。進行烏金拓最最重要的就是用紙,墨的選擇,當然還有拓印的熟練技藝,用紙的話就是要用潔白平整、薄厚均勻、纖維長的宣紙,墨一定要用油煙墨,這種墨是比較烏黑濃光的那種,其實看名字也可以看出烏金拓一定是要濃墨,但是不僅僅是濃墨,還要有光澤,所以上墨要上好幾次,這樣才能滿足那十六字標準。

蟬翼拓是指用比較輕薄的紙,還要用淡墨進行傳拓,要把那些細致的花紋也給表現出來。而且他們講究的也是用紙,墨和技藝。只不過這次的紙是一定要薄厚適中,紋理細膩,寧薄勿厚。而且用墨最好的是用墨錠進行研墨,而且最最重要的就是蟬翼拓用的墨是濃墨,但是在拓的過程中一定要用淡墨,這就很考驗傳拓的技藝。
而且蟬翼拓最適合的是對小字的帖石和小巧器物的傳拓。全形拓大多適用于對青銅器這個超立體器物的傳拓,因為要進行全面的傳拓嘛,一般的像錢幣什么的是只有兩個面進行傳拓,而青銅器有好幾個面。所以稱為全形拓。
而且對于傳拓并不僅僅只有用黑色的墨進行,而且還有用朱砂墨的,也就是紅色的墨。這種用朱砂墨進行的傳拓稱為朱砂拓,朱砂拓適用于傳拓比較精美的磚,瓦等小巧的物件,并且這種傳拓比墨拓拓出的效果還要好,但是由于朱砂拓的用料比較講究,所以朱砂拓很少使用。
傳拓技術是一種沿襲了很久的技藝,他也可以說是讓我們聯通了古代和未來的一個介質。而且在古代來說,他就是一種古代的3D打印技術。它也是除了繪圖和照相之外的另一種復制和保存文獻資料的方法,而且對我們現在也有很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