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水滸傳黑旋風李逵是怎么死的?黑旋風李逵簡介

  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黑旋風李逵,因打死人而逃避追捕,最終流落江州當牢子。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李逵與眾人大鬧江州,最終加入梁山,成為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李逵是個粗壯黝黑的人,綽號“黑旋風”,善于使一雙板斧。在梁山排座次時,位列第二十二位。除了《水滸傳》外,李逵還是元雜劇“水滸戲”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梁山受招安后,隨軍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戰事結束后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因宋江飲高俅等奸臣送來的毒酒中毒后,擔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復仇,便讓李逵也飲下毒酒,李逵隨后身亡。

  李逵是《水滸傳》成書之前便已在文學作品中多次以主角身份出現的人物,但《水滸傳》對其進行了很明顯的加工塑造,使他成為一個心粗膽大、率直忠誠,同時又魯莽好戰的性格鮮明的角色。

  人物起源

  與很多《水滸傳》人物一樣,梁山好漢李逵這一形象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根據《宋史》等記載,歷史上的宋江起義,頭領有三十六人,但多數姓名并無記載。而史載兩宋之交的確有一名為李逵的將領,有學者將其列入李逵可能的歷史原型中,但除了年代接近和姓名相同,此李逵與《水滸》之李逵并無任何相符合之處。

趙小銳版李逵

  而在宋元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最早出現了三十六人的姓名、綽號,其中包括了“黑旋風李逵”。在大約同一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李逵也作為宋江部下之一出現,但并無專門情節。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在元雜劇中,李逵的形象很快豐滿起來,現存的資料顯示,與水滸故事相關的劇目中,以李逵為主角的占據極大比重。著名的劇目包括康進之的《李逵負荊》、高文秀的《黑旋風雙獻功》等。總體來說,前期的劇目中,李逵多為風流才子形象,后期的形象則逐漸趨近于“憨傻大漢”。這一演變,為《水滸傳》中的李逵形象奠定了基礎。而部分元雜劇中的李逵情節也進入了《水滸傳》之中。另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孫、著名劇作家朱有燉也作有《黑旋風仗義疏財》,此劇與《水滸傳》小說面世的先后順序尚有爭議,但應是取材自宋元以來民間廣泛流傳的水滸故事,而沒有受《水滸傳》的較多影響。

  初次出場

  李逵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家中有老母及一兄長名為李達。李逵因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里當一個小牢子,與江州兩院押牢節級院長“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宋江因殺閻婆惜被發配江州,與戴宗相見。在戴宗的引薦下,李逵認識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借十兩銀子給李逵拿去賭,李逵對其慷慨極為拜服。緊接著,三人又到琵琶亭飲酒,宋江要吃鮮魚,李逵便去討,卻聽說要等魚牙主人來了才能賣。李逵因此發怒,后來魚牙主人“浪里白條”張順見他搗亂,便與他廝打起來,從陸上打到水中,直到宋江、戴宗來叫停。從此張順也與三人成為好友。“黑旋風斗浪里白條”一節,因為場面精彩,后來常常成為水滸題材的繪畫、影視重點表現的情節。

  江州劫法場

  數日后,宋江酒后在潯陽樓上題詩,被無為軍在閑通判黃文炳解讀為反詩,向江州蔡九知府蔡得章告發,宋江因此被打入大牢。其后戴宗為救宋江,傳了一封梁山泊造的假信,亦被黃文炳識破。宋、戴二人被判死刑,押到十字路口待斬。

新水滸里的李逵

  為救二人,梁山二十余條好漢趕到江州,劫了法場。李逵在不知梁山方面行動的情況下,也獨自從預先藏身的樓上跳下,砍翻兩個劊子手,與梁山眾人同時在法場里廝殺。救出宋、戴二人后,李逵殺得性起,逢人便砍,梁山首領晁蓋對他喝阻也無效。其后李逵和梁山眾人打入無為軍,殺了黃文炳,并從此與江州的張順等人隨宋江上了梁山。

  大聚義

  晁蓋曾頭市中箭,宋江暫代寨主之位后,一日宋江、吳用聽做道場的和尚說起盧俊義,便決定賺其上山。吳用與李逵扮成算命先生和啞道童到大名府,把盧俊義誘到了山上。后來盧俊義因吳用所題反詩以及總管李固叛變被抓,差點送命。梁山兩次派兵攻打大名府,李逵亦在其中。

  后來凌州單廷珪、魏定國受命征梁山,李逵獨自下山,企圖去凌州斬殺二將。路上劈了未上梁山而自稱“梁山好漢”的韓伯龍,又結識了焦挺、鮑旭,并將他們帶上梁山。

  后來單、魏二人被關勝收服,也上了梁山。梁山打破曾頭市,又打了東平、東昌二府之后,一百單八將大聚義。根據天降石碣名號,李逵為“天殺星黑旋風李逵”,排名二十二,又獲步軍頭領之職。

  鬧東京

  大聚義之后,宋江提出招安之事,李逵大鬧以示不滿,宋江假意要斬其頭。

  第二年元宵,宋江等人去東京看燈,李逵也要跟隨。到了東京之后,宋江等與名妓李師師見面,李逵見了大怒,先打翻在附近的楊太尉,又放火并大鬧。幸得梁山軍馬到城下將眾人護送出城。

  接下來的“黑旋風喬捉鬼”“梁山泊雙獻頭”“黑旋風喬坐衙”“燕青打擂”幾個故事,都是以李逵和燕青為主角,與全書主線關聯甚少的情節,而且多數都很可能直接取材自元雜劇故事。其中“雙獻頭”一節為李逵誤信他人所言,以為宋江強搶民女,要殺宋江,后來得知是他人冒充之后,殺了冒充者,回山負荊請罪,應取材自元雜劇《李逵負荊》,這一故事通過戲曲等的傳播,在后世流傳甚廣。

  南征北戰

  朝廷第一次到梁山招安之時,態度惡劣。李逵憤怒,將詔書扯得粉碎。后來童貫帶兵攻打梁山,李逵與幾名步軍將校樊瑞、鮑旭、項充、李袞配合作戰,有斬殺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等戰績。

  后來梁山受了招安,李逵以梁山軍的一員,參與了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之戰,仍常與鮑旭、項充、李袞配合,多有斬將。其中征討田虎之時,有內涵曲折的“李逵夢鬧天池”一節,寫李逵在夢中見到母親、殺了奸臣惡霸等,又得到“要夷田虎族,須諧瓊矢鏃”的暗示,引出后來成為張清妻子的瓊英。

  飲毒身亡

  征方臘結束后,梁山頭領只有少數存活,李逵是其中之一,獲封鎮江潤州都統制之職。后來蔡京、高俅等人,以御酒之計,要毒死宋江。宋江飲了御酒,知道已經中毒,因怕李逵為了報仇再度嘯聚山林,便請他到自己所在,使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也飲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后來果然毒發身亡。

  戲曲形象

  李逵是元雜劇中的重要角色,但在《水滸傳》成書后,因為書中塑造出相當數量形象生動的人物,而李逵的形象也逐漸定型為文化程度較低的魯莽漢子,所以在后來根據《水滸傳》改編的水滸戲中,李逵的顯要程度有所降低。但也仍是較重要的角色。如在明代雜劇《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中,李逵擔任梁山軍征遼先鋒,戲份、唱詞較多。

  在清朝至近現代的戲曲中,也有不少以李逵為主角或重要配角的劇目,其中多數直接來源于《水滸傳》情節。以京劇為例,就有《鬧江州》《丁甲山》《李逵探母》《黑旋風李逵》《李逵大鬧忠義堂》等著名劇目或名段,情節基本集中在江州劫法場到李逵下山接母部分,或大聚義之后的殺冒充宋江搶民女者的情節(即”李逵負荊“故事)。

  在京劇中,李逵屬于架子花臉,表演中重念白和工架,唱腔不多。京劇名家袁世海即很擅長李逵戲。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