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統一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他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小混混逆襲成為帝王的傳奇,更是展現了他身上獨特的一統特質。在歷經挫折和困境后,劉邦逐漸展現出了果斷、謙虛、仁愛、勇敢等諸多杰出品質,正是這些特質幫助他最終實現了統一大業。這種一統特質也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或許正是這種品質讓他贏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最終達成了不可思議的偉業。
秦朝末年,社會動蕩,許多勢力紛紛發動起義反抗秦朝的暴政。然而,在這些起義的勢力中,出現了許多威名顯赫的人物,比如陳勝吳廣、項羽... ...他們身邊跟隨著許多的能人志士實力強大。而當時的劉邦,卻只是一個小人物,一個在街坊鄰居眼里不學無術的小混混而已。

最初,劉邦只有三千老弱殘兵,但是,為什么他能夠一路西進,攻城略地,還先入咸陽,覆滅了秦朝呢?為什么項羽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最終,還是敗給了劉邦呢?
其實,劉邦能夠成就偉業,靠的就是“身邊人”,他自身并沒有什么能力,可以說,與平常老百姓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在這一點上他做到了,還做得非常成功,從而,讓他有了與各路諸侯一爭天下的實力。那就是:他能夠聽取別人的建議與意見,不斷改進自己以盡量避免錯誤。
除此之外,劉邦非常尊重有才華的人對賢士極為推崇,這就讓很多有大才之人紛紛投奔于他,為他所用助他成就大業!
劉邦自知自己能力不足,于是,便非常重視人才,在起義后,得到了許多賢士的幫助。有一天,劉邦正在讓婢女伺候他洗腳,這時,侍衛引進了一位叫酈食其的人來見他。這位儒生是來投奔劉邦的,也想要在劉邦這里施展自己才華。
然而,劉邦看到他的儒生裝扮便看不起他,酈食其在他面前跪拜,他也沒有讓酈食其起來。而這時,酈食其卻問劉邦:“你是想幫助秦朝,還是想帶領諸侯反抗秦朝。”這句話一下子就把劉邦激怒了,大聲對其呵斥道:“天下人誰不知秦朝的暴政,誰還想繼續過這種苦日子?那么,你為什么說我要幫助秦朝?”
酈食其從容不迫地答道:“既然是要聚合大家去誅殺暴秦,那么,你為什么要用如此倨傲的態度來對待長者呢?”
劉邦聽到這句話后,立馬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好好的招待了酈食其。
劉邦與酈食其談論了一番,見他才識廣博,便對他更加恭敬。
之后,劉邦詢問:“怎樣來奪取天下?”酈食其給劉邦分析了現今的天下大勢,給劉邦提出了一些針對現今局勢的意見,劉邦見他分析的很有道理,就采用了他的計策。事實證明,這些高明的計策讓當時根基不穩的劉邦站穩了腳跟,也讓劉邦的勢力變得更加強大。
后來,酈食其又多次針對當今局勢,向劉邦提供了許多謀略,皆被劉邦采用。可以說,劉邦的皇帝寶座有一部分是酈食其鑄就的,如果,當初劉邦第一次見酈食其時,不改那種傲慢的態度,酈食其哪會給他提供眾這些計策呢?
正是劉邦這種知錯能改的態度,才讓更多的人愿意輔佐他,正是他這種尊重人才的態度,才讓很多賢士愿意為他所用。歷史上的每個帝皇,都會擔心自己的權力被他人奪取,尤其是警惕自己身邊的人,當然,劉邦也不例外。
在劉邦登基稱帝后,他漸漸地對身邊人起了疑心,擔心他們會叛亂,以奪取自己的帝位,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在劉邦登基沒幾年后,就接連的發生了藏荼、韓信、陳豨的叛亂,這讓劉邦對身邊的人更加不信任。在劉邦平叛回到長安之后,就收到了百姓的聯名狀,上面說:“丞相蕭何用低價強買千萬田宅。”此時,疑心重重的劉邦,便對這個跟著他一起舉事起義,一路幫助他多次,并為這個國家嘔心瀝血的丞相蕭何起了疑心。
在劉邦回宮后蕭何請見為民請愿,在聽到蕭何所說的事后,劉邦才聯想到之前百姓的聯名狀,頓時憤怒不已對蕭何大發脾氣,并將其拘禁了起來,還給他上了刑具。事后,劉邦命人徹查這件事,在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劉邦立馬明白了蕭何這是在“自污”,以此,來告訴劉邦他并沒有任何野心,就為讓劉邦放心。劉邦頓時羞憤不已,竟然會懷疑一路伴隨他的忠臣。
過了幾天,一個姓王的衛尉侍從劉邦,上前問道:“相國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怎么突然把他關起來了?”當天,劉邦派遣使者手持符節赦相國出獄。蕭何當時已是60多歲的老人了,見劉邦開恩釋放了他,更是誠惶誠恐,謹慎恭敬。雖然因為全身帶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連路都快走不動了,而且蓬頭赤足,污穢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這樣上殿謝恩。
劉邦見此狀連忙對蕭何說:“丞相,你不要這樣!之前,你為民請愿,我沒有弄清楚事情的緣由,就對你大發脾氣,還沒準許民眾的意愿,我就像夏桀、商紂王一樣,而你,才是真正的賢相呀。我之所以關押相國,是想讓老百姓知道我的過失,好讓我能夠改正!”劉邦的這番話讓蕭何徹底明白了他的心意,也讓朝堂之上的大臣,更加的信服與尊敬劉邦。
從此以后,蕭何對劉邦更是誠惶誠恐,恭謹有加了。劉邦也照例以禮相待,但是,蕭何從此對國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
其實,不管是皇帝還是平民百姓,都要能做到有錯改之無錯加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得到進步。
參考資料:
【《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史記·蕭相國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