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兒子朱棣是歷史上著名的夢想家,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畏艱難困苦,最終成就了盛世明王朝。然而,除了朱棣之外,朱元璋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兒子——朱標。朱標在歷史上并不像他兄長那樣備受矚目,但他在朱棣臨位后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影響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明代的政治走向。正是這兩位偉大的兒子,共同鑄就了朱元璋所創建的盛世明王朝的輝煌。
朱元璋擁有良好的基因,以至于他先后生了26個兒子,成活了24個。而且這24個兒子個性鮮明,例如長子朱標賢明,四子朱棣勇武,十子朱檀魯莽,十一子朱椿聰慧等等。朱元璋貢獻最大的兒子,除了朱棣,這個人不可忽略,此人是朱元璋的第5個兒子,建造中國第一個植物園, 8個國家都感謝他。

朱元璋的第5子名叫朱橚,按照正史記載,他是馬皇后生的最后一個兒子,他和朱棣是同母兄弟。因為朱棣的生母存疑,所以有人質疑朱橚不是馬皇后所生。在嫡庶分明的古代,皇子是不是皇后所生,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朱橚從小由孫貴妃撫養長大,孫貴妃是朱元璋早期的侍妾,因為沒有兒子,有可能馬皇后把幼子送到她那里撫養。
朱橚從小體弱,小的時候經常被灌服湯藥,其他兄弟喝湯藥的時候都嫌苦而掙扎反抗,朱橚從來不反抗,藥來即喝。這種性格讓朱元璋以及后宮母妃們都非常欣賞。因為小時候經常和中藥打交道,讓朱橚對中藥非常感興趣。他在南京時,經常央求大哥朱標帶他出門,主要目的是去紫荊山采藥,朱標因此給他取個外號叫“藥五弟”。
朱元璋對朱橚并不疼愛,可能因為兒子眾多,朱橚也并沒有太突出的才能,朱橚11歲那年,他被朱元璋封為吳王。朱元璋并不是專門封他一個,而是把前十個兒子(除了長子和九子外)都封了藩王。最初,朱橚的封地在蘇吳之地,后來朱元璋覺得這個地方太富裕,應該留給朝廷,所以把朱橚的封地改為開封,稱為周王。
朱橚長大成人后,到開封就任藩王,他帶有獨特的氣質,不僅喜歡收集醫書,而且還蓋了一棟藏書樓,名曰:東書草堂。據說王府中有人生病,他先給人看看,然后再開方子,儼然是一個太醫的作風。作為藩王,又是朱元璋之子,而且開封又不是邊境之地,朱橚完全可以做一個安逸的王爺,但他沒有。
朱橚29歲這年,他為了采藥,竟然出了封地,被人舉報,明朝規定,藩王未經圣旨許可,不得出封地。朱元璋為了讓其他藩王知道教訓,下令嚴懲朱橚,并且把它發配到了云南。明初的云南地理環境惡劣,稱為煙瘴之地,這樣的環境,朱橚差點病死。還好十弟朱椿和沐王府給了他不少照應,朱橚才緩過來。但這讓他堅定了研究藥材的決心。
3年后,朱橚重返封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到全國各地,把所有的藥材或者疑似能做藥材的植物都移植到開封,用圍墻隔離,建造了中國第一個植物園。朱橚通過對這些植物的觀察和試用,出了一本書,名叫《普濟方》,這本書主要是各種疑難雜癥的藥方,嘉靖年間,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這本書對李時珍幫助很大。朱棣稱帝后,特地撥了經費給他的同母弟弟朱橚做研究,朱橚因此又出了一本專門介紹植物本草的書籍《救荒本草》。
明朝末年,《救荒本草》這本書和朱橚的名字一起,傳到了倭國(日本),再經日本傳到了全球,影響很大。日本、美國、俄國、英國、法國、意大利、韓國、德國這8個國家都曾根據《救荒本草》改編了很多醫術,拯救了無數人,所以說,這8個國家都應該感謝朱元璋的第5個兒子——朱橚。
小編認為:朱元璋兒孫后代眾多,有專心政治的,也有專心科技的,為中華和世界做了不少貢獻,例如朱元璋九世孫朱載堉曾研究出來十二平均律,在音樂界有“律圣”之稱。朱橚身為太祖之子,沒靠政治成就出人頭地,而是在醫學領域做了長足貢獻,值得后人尊重。所以小編認為,朱元璋貢獻最大的兒子,除了朱棣,這個人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