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不仁是否有苦衷?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是唐朝歷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政治事件。在這次事件中,唐太宗李世民對自己的兩位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采取了毫不留情的手段,導致兩人被殺。這一事件使得人們對李世民的不仁不義議論紛紛,但是否有李世民的苦衷卻至今仍是一個謎。

李世民無疑是歷史上極其罕見的偉大君王,毛主席把他和秦皇漢武并稱,足見對他的評價之高。但是李世民殺害手足,殺光親侄子,歷來也為人們詬病。不過對于李世民殘殺親族,人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看一下李建成、李元吉如何對待李世民,也就能理解李世民為何會如此殘忍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不仁是否有苦衷?

1、李世民因功勞蓋世,被李建成猜忌打擊。

可以說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一功臣,晉陽起兵是李世民促成的,天下差不多是李世民打下來的。這一點李淵比誰都清楚,他親自對李世民說,要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是后來李淵還是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立了李建成之后,李淵也曾有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想法。李淵的左右搖擺客觀上激化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

為了打擊李世民,李建成就賄賂李淵的年輕的嬪妃,因為李淵特別寵愛那些年輕貌美的嬪妃。而李淵的年輕的嬪妃也樂得跟李建成結盟,因為他們知道李淵不久就會作古,她們和她們的兒子還要仰賴未來的皇帝護佑。于是他們自然就結成同盟,嬪妃們拼命在李淵面前說李建成的好話,同時千方百計詆毀李世民。張婕妤和尹德妃甚至跟李建成勾搭成奸。

2、李元吉極力慫恿李建成殺死李世民

李建成只是詆毀李世民。而李元吉卻險惡的多,他一心想叫李建成殺死李世民。當然他這么做并非出于真心幫助李建成,他是想借李建成殺死李世民,而后再奪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因為李建成比李世民好對付得多。所以出于這一目的,李元吉多次鼓動李建成對李世民下毒手。

李元吉曾經對李建成說:“我要替兄長殺了李世民。”一次李世民陪同李淵到李元吉的齊王府,李元吉居然埋伏下刀斧手,要行刺李世民。李建成知道后連忙制止李元吉。行刺不成,李元吉對李建成非常生氣,說:“我這是為兄長謀劃,對我有什么好處!”

3、李建成、李元吉對李世民的謀害變本加厲

在李元吉的挑唆之下,李建成跟李世民的矛盾一步步激化。原本比較寬仁的李建成,一改原來的面目。一次李淵帶著三個兒子到城南打獵,李建成帶去了一匹烈馬,卻騙李世民說:“這是一匹駿馬,能跳過幾丈寬的深澗,二弟擅長騎馬,不妨一試。”李世民不知李建成要害自己,就騎上馬追逐野鹿,誰知這烈馬撂起蹶子,幸虧李世民身手好,跳到了一旁。他連續幾次跳上這匹馬,這匹烈馬都以同樣的方式對付他。

李世民于是對自己的僚屬說:“太子這是想借烈馬殺我。但是人生死有命,他怎么能害得了我!”這話被李建成聽到了,于是他就通過李淵的嬪妃給李淵進讒言說:“秦王說他有天命,要做皇帝,怎會隨便死掉!”李淵聽了大怒,把三個兒子都叫來,當面質問李世民,李世民脫下官帽連連叩頭,請求父親交給司法官員審理,但也不能讓李淵消氣。趕巧有人報告突厥來犯,李淵需要李世民去帶兵迎敵,這事才算過去。

但是李建成對李世民的謀害一刻也不停止。這天晚上,李建成請李世民到東宮飲酒,在酒里給李世民下了毒,李世民飲酒后突發心痛,吐血數升。李淵知道后,親自到秦王府探問,并敕令李建成,從今以后不許再夜里請李世民飲酒。李淵知道李建成跟李世民勢同水火,提出讓李世民到洛陽去。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知道后非常害怕,他們認為李世民一旦到了洛陽,就會擁兵割據,那時他們就無法加害于他,反而容易被李世民打敗,于是他們動員朝中的親信大臣,反復勸說李淵,李淵終于打消讓李世民去洛陽的念頭。

4、箭在弦上

李氏兄弟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李建成、李元吉天天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李淵甚至產生要治李世民罪的想法,只是由于大臣陳叔達的進諫才作罷。而李元吉則直接請求李淵殺死李世民,但李淵卻說李世民沒犯死罪,不能殺。

適逢突厥犯邊,李建成向李淵推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領兵迎敵,李元吉請求李淵把李世民手下的幾員猛將尉遲恭、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等人調歸他來指揮,同時請求把秦王府的精兵都調到他的麾下。東宮的一個名叫王晊的將官向李世民密告:李建成跟李元吉密謀,要在李元吉出征時,由李建成和李世民一同在昆明池為李元吉餞行,到時,埋伏下刀斧手,斬殺李世民,然后向李淵謊報李世民暴卒;至于李世民手下的幾個將領,全部活埋,誰敢不服?

那邊李建成和李元吉磨刀霍霍,這邊秦王府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在文臣武將的勸說下,李世民終于下定決心,要對李建成李元吉下手。之后就是人盡皆知的玄武門之變,這里就不再贅述。

5、總結

根據上面的敘述可知,李世民對李建成和李元吉下手,完全是在李建成兩兄弟步步緊逼的情況下,被迫做出的反擊。至于李世民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全部殺死,稍有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斬草除根的道理,李世民弒兄殺侄,實在是迫不得已。他不這樣做,秦王府上下將會面臨滅頂之災,而且國家社稷也將面臨更大的危機。因為李元吉和李建成還將有一次火拼。李世民這么做既是自保之舉,也是對國家社稷負責。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應該說不排除有這個因素。作為勝利者的李世民,在書寫歷史的時候,可能會有所隱瞞,也可能會有所編造。但是,從李世民對待東宮、齊王府僚屬的態度,可以看出他不愧是一個寬仁的君王。李世民收降魏征,對李建成、李元吉的手下一概不問罪,這樣的胸襟是少有的。而李世民做皇帝后所建立的偉大功業,就更能說明他決不是一個只知爭權奪利的庸碌之輩。這樣一分析,歷史記載的那些過程,可信度應該是比較高的。

作者:土老帽

參考文獻:

司馬光:《資治通鑒》

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新唐書》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