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西漢那些事:探尋漢景帝劉啟的隱秘魅力

在中國歷史上,西漢時期是一個充滿傳奇和令人驚嘆的時代。而其中,漢景帝劉啟的治世更是備受矚目,他的智慧、膽識和魅力深深吸引著后人的目光。在這個光芒萬丈的王朝中,劉啟的隱秘魅力成為歷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傳奇。究竟是什么讓他成為西漢一個如此耀眼的名字?讓我們一起探尋漢景帝劉啟的魅力,解開他那個時代的神秘面紗。

和漢文帝劉恒、漢武帝劉徹相比,夾在他們之間的漢景帝劉啟,在很多人眼里不是一個好君主,也不是一個好丈夫,更不是一個好兒子。西漢那些事:探尋漢景帝劉啟的隱秘魅力

他對于大臣刻薄寡恩,為了平息諸侯們的憤怒,不給他們謀反的借口,把自己的師傅晁錯腰斬于市;廢除了太子劉榮的太子之位,卻不是因為太子有什么過錯;和吳國太子下棋,因為爭執竟然直接用棋盤把吳國太子打死,從此把仇恨的種子在吳王劉濞的心中深深埋下;作為竇太后的兒子,面對母親想讓弟弟劉武繼承皇位的打算,竟然隨口應承下來,導致了后來梁王劉武的一系列行動和動蕩不安的政治局面的產生。

棋盤砸死吳國太子事件:諸侯們的囂張氣焰,和劉啟的血氣方剛做法。

吳國太子進京,和劉啟切磋棋藝,這本來是一件美事,但是卻起了風波。也是漢文帝劉恒面臨的一次危機,如果處理不當,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就可能提前爆發。那么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諸侯們進京朝拜皇帝這是慣例,孝惠帝劉盈繼位以后,齊王劉肥就曾經進京和劉盈敘談兄弟之情,實際上不過是為了談談口風,看看新任皇帝對自己的態度罷了。呂雉當時的態度很強硬,劉肥只好用示弱和割地的辦法才安然離開京城。漢文帝劉恒繼位后,這種情況依然存在,代王劉恒可以做皇帝,我們為什么不行呢?于是很多諸侯蠢蠢欲動,劉長、劉興居更是發動了叛亂,但不久之后就被劉恒鎮壓了,因為他們盡管也有稱帝的野心,但是不具備與之相稱的實力。

吳王劉濞不同,據說劉邦就曾經說過:“你腦袋后面有反骨,不是一般的諸侯!”這個說法是不是聽上去很熟悉,沒錯,和《三國演義》里所說的魏延很類似,不過是把諸葛亮換做了劉邦而已。請注意這次到京城的不是吳王劉濞,而是他的兒子,漢文帝當然不能自己出面,因此才派太子劉啟接待。劉濞這樣做,已經是不把劉恒放在眼里了,但劉恒并沒有憤怒,他知道諸侯們不是可以用德行感化的,對付他們只能使用其他辦法。

對于劉啟這個太子不敬,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長,也就是吳王劉濞身上,可見在劉濞眼里,漢文帝劉恒還是那個代王,只不過是運氣好和得到了功臣們的擁戴,才僥幸成為天子的,從心底里劉濞有一萬個不服!劉啟面對吳太子的無理和不敬,沒有選擇隱忍而是選擇了不慣他毛病,用棋盤直接把吳太子打死了。史書里沒有記載更詳細的過程,但我相信劉啟如果不是極端憤怒,也不會做出如此失禮的舉動,吳國太子家教不好,他可是竇太后教導出來的。不過從竇太后在政治上的表現來看,屬于十分強勢的存在,很有當年呂雉的風范,因此劉啟的行為就不難理解和解釋了。

劉恒讓人把吳國太子的靈柩送回吳國,可吳王劉濞并不買賬,他說:“我們本是同宗,人死了就在長安埋葬就好了,還送回吳國干什么呢!”并讓人把兒子靈柩送回長安。

接著就是劉濞說自己有病,不進京拜見皇帝了,暗地里開始處心積慮的謀劃謀反,就算沒有這件事,以劉濞的野心來看,他也會造反,權力的膨脹會進一步放大欲望,劉濞已經是一方諸侯,再進一步就是天子,既然代王劉恒可以,為什么我劉濞不行!中央政權和諸侯矛盾的進一步公開化,就是從劉啟打死了吳國太子之后開始的。

清君側,誅晁錯:晁錯的死是政治需要,作為君主權衡利弊有所取舍而已。

提到劉啟最為人所不齒的有兩件事,其中第一件就是面對七國之亂的危局,他選擇了殺死晁錯;另外一件就是對待平定七國之亂的功臣周亞夫的問題上。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晁錯被腰斬于市的問題。

晁錯給漢景帝提了不少建議,針對宗室諸侯做大的問題,他提出了削藩,在漢文帝的時候,就有過這方面的考慮和具體行動,如劉興居和劉長因發動叛亂被鎮壓,其封地被回收過分割。因此,晁錯說的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只是把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明確出來,但相和后來主父偃提的推恩令比較,晁錯缺少具體可行的手段,缺少對諸侯們可能做出激烈反應的應對措施,因此作為輔政之人和漢景帝劉啟的心腹謀臣,是不能算合格的。

當七國之亂爆發后,漢景帝劉啟慌了,晁錯比他更慌張,但這位智囊提出的解決辦法居然是讓漢景帝劉啟親征,同時把自己的政治對手袁盎處死。面對國家危難而胸中沒有一點謀略,怎么能算是智囊呢?晁錯成了諸侯們發動叛亂的口實,“清君側、誅晁錯”這面旗幟很有鼓動性。

對于晁錯,漢景帝劉啟是又愛又恨,沒有這位老師,自己不可能成長。但也是因為這位老師操之過急,又沒做好萬全準備,導致漢景帝劉啟陷入了全面的被動,甚至有被傾覆的危險。劉啟不僅想到了當年父親劉恒,沒有“諸呂之亂”,就沒有父親的機會,代王劉恒成為漢文帝,還要感謝陳平、周勃等人發動的血腥政變,不然怎么有父親機會呢?父親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仁君背后是忍耐,甚至是屈辱。

帝王之路從來不是坦途,劉恒為了帝王之路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到了現在,劉啟要面對選擇了。在權衡利弊以后,劉啟做出了最后的選擇,晁錯被腰斬于市,既是殘忍也是無奈,為了國家又有什么是不能犧牲的呢?

功臣、權臣:名將周亞夫,丞相周亞夫,囚徒周亞夫,刻薄寡恩的原因究竟如何?

沒有周亞夫,漢景帝劉啟可能就會失去皇帝之位,沒有周勃和陳平平定“諸呂之亂”,就沒有漢文帝劉恒的機會,周氏父子和劉氏父子的命運,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但周勃被漢文帝劉恒免職、下獄,整天穿著鎧甲,提心吊膽的活著;而到了周勃的兒子周亞夫的時候,命運同樣悲慘,這不僅僅是漢景帝劉啟刻薄寡恩的問題。

周亞夫平定“七王之亂”,建立不世功勛,如果他一輩子做他的將軍,可能神算許負的需要就會落空。但是周亞夫因功從政,做為丞相的周亞夫,在很多問題上和漢景帝劉啟并不一致,相權和皇權的沖突明顯。觸犯天威是什么下場呢?漢景帝劉啟需要的是輔政之臣,他想讓自己的兒子劉徹去面對一個忠順之臣,而不是一個周亞夫這樣的丞相。有陳平、周勃的前車之鑒,讓漢景帝劉啟的心頭壓上了一塊大石,曾經發生的血腥政變歷歷在目,周勃、陳平手上沾滿了劉氏鮮血,誰知道周亞夫以后會不會和他的父親一樣,劉啟不希望發生在孝惠帝劉盈一脈身上的事情繼續發生在自己身上。

劉啟和周亞夫之間的矛盾,不是漢景帝劉啟心胸的問題,也不是周亞夫性格的問題,根本的原因是權力問題,是君權和相權之爭的具體體現。

手足相殘:梁王劉武既是親兄弟,也是對皇權構成威脅的宗室諸侯。

說漢景帝劉啟刻薄寡恩,包括他對自己的弟弟梁王劉武的態度。在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有三人出了大力:竇嬰、周亞夫、劉武。這個親弟弟在“七國之亂”中,堅定的站在了自己哥哥身邊,劉武面對叛軍的猛烈進攻堅守城邑,為周亞夫爭取了時間,對于平定“七王之亂”發揮了巨大作用。

但劉武對于漢景帝劉啟而言,既是弟弟也是對手,因為劉武也是諸侯。漢景帝劉啟在一次酒宴中,對于弟弟進行了“承諾”,說自己去世后,會把帝位傳給弟弟劉武,劉啟既是有心又是無意。但從此劉武就有了做皇帝的心思,但是只是酒宴上的一句戲言怎么能當真呢?就算有母親竇太后的鼎力支持,也無法將這句戲言變成現實。

袁盎是被漢景帝推上前臺的,他堅決反對讓劉武繼位,劉武就讓人干掉了袁盎,這是漢景帝的圈套而已。袁盎的死讓漢景帝有理由對付自己這個不安分的弟弟了,其身邊的嫡系被清除了,在上演了一出“負荊請罪”的大戲后不久,劉武就郁郁而終了。

至此,劉啟為劉徹繼位掃清了障礙,他雖然不能稱為仁君,也不能說是雄主,但卻為大漢從無為到有為奠定了基礎。盡管后世沒有太多褒揚之詞,但這并不重要,承上啟下的劉啟無愧其名,無愧其心,無愧其民!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