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古代生妻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為何古人說寧受窮,不娶生妻?生妻具體指什么?這句話如何理解?
中國古人不止說過“寧窮死,不娶生妻”的話,還曾說過“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話,那么古人所說的生妻究竟是什么人?什么樣的女人才能叫作生妻?為何古人會認為娶了生妻惹禍上身呢?

其實生妻的稱呼出自于西漢李陵的《答蘇武書》,其原文為: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
李陵是西漢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從其祖父李廣開始,李氏家族世代為西漢戍邊將領,統率西漢軍隊在邊境與匈奴人作戰,李陵在浚稽山之戰中孤軍深入,遭遇了匈奴且鞮侯單于主力部隊,李陵最終兵敗投降了匈奴。
但是李陵最初本意是保全自身詐降匈奴,想伺機逃回漢朝,結果卻因種種誤會,使得漢武帝認為李陵真的背叛了漢朝,于是漢武帝大怒,下令捕殺了李陵在長安的老母、妻子、兒女這些至親之人,李陵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悲憤的真心投降了匈奴還娶了匈奴且鞮侯單于的女兒匈奴公主為妻。

后來漢朝派蘇武出使匈奴,結果蘇武被匈奴且鞮侯單于扣押,但是且鞮侯單于欽佩蘇武的氣節,就想招降他,并派了曾是漢臣的李陵去勸降蘇武,結果蘇武當然寧死不降,不過李陵與蘇武也在這期間也互相了解了對方的遭遇,蘇武同情李陵的遭遇,本是戍邊名將,卻因全家被殺被迫投降匈奴,而李陵也欽佩蘇武的氣節。
漢武帝去世其子漢昭帝繼位后,漢朝與匈奴和親,關系也逐漸緩和,于是蘇武被釋放回了漢朝,到了漢朝之后,蘇武替李陵向漢昭帝求情,而當時的輔政大臣霍光和上官桀也曾經與李陵關系不錯,因此他們就讓蘇武寫信召李陵回歸漢朝,表示漢昭帝愿意重用他。
李陵卻不想再回歸漢朝,于是他給蘇武寫了回信,也就是《答蘇武書》,在信中李陵表達了自己對漢朝的失望,并且還點出,當年蘇武被困匈奴十九年寧死不降得到了什么好處,不過是老母過世,妻子改嫁,也就是所說的“老母終堂,生妻去帷”這句話,李陵借此表示自己絕不會再回漢朝了,漢朝負他太深。
所以從李陵寫的《答蘇武書》中的意思可以看出,蘇武的妻子就被他稱之為生妻,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寡婦,而寡婦大家都知道就是死了丈夫的妻子,那么生妻聯想蘇武當時被困匈奴十九年,可以想象,蘇武當時尚在人世,他的妻子由于他被困匈奴,所以只得改嫁了。因此從這些就能明白生妻也就是指丈夫還在世,就改嫁了的妻子。
那么蘇武被困匈奴十九年,這畢竟是特殊情況,他的妻子改嫁無可厚非,可是歷史上絕大多數的生妻都是指的與丈夫離婚的妻子,而古代夫妻想離婚,也就只有丈夫寫出一紙休書才能脫離夫妻關系。
但是古代其實對婚姻極為重視,尤其是律法對嫡妻是有保護性的,從漢朝到清朝歷朝歷代律法都對嫡妻有著保護性,根據自漢朝就形成的禮法,歷朝歷代都尊奉休妻必須是妻子觸犯了七條原則性的錯誤之一,官府才會判決丈夫休妻,支持夫妻離婚。
這也就是民間所謂的七出之條,即:不順父母,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世也;淫,為其亂族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竊盜,為其反義也。
七出之條也就是指的不孝順父母;生不出孩子;與其他男人出軌;為人兇悍嫉妒;身患重病難以行動;亂嚼舌根,愛傳閑話;有盜竊等品性不端的行為。

也就是說在古代只有妻子觸犯了這七條原則性錯誤之一,才會被官府判定支持丈夫休妻離婚,但是自漢朝之始律法還規定有三種情況下,即便妻子犯了七出之條也不能休棄,這三種情況就是指的一是曾經主持了公婆的喪禮;二是男人的糟糠之妻,曾與男人共患難,男人富貴之后即便妻子觸犯七出之條也不能休妻;三是妻子娘家已經家破人亡,如果被休棄之后無家可歸,所以也不能休棄。
在古代如果毫無理由隨便休妻,被告到官府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因此在古人眼中凡是能被丈夫休掉的妻子,那肯定就是這個妻子實在讓人忍無可忍,畢竟七出之條除了不能生孩子之外,犯了哪一條都代表著這個女人品行不正。
而生妻就是指的這些被休掉的妻子,所以在古人心里,既然生妻都是品行不正的女人,都是被其他男人拋棄的人,那肯定也不適合被自己娶進門。而寡婦就不相同了,寡婦只是喪夫與品行無虧,所以才會有了“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古語。
生妻在古代十分受人歧視和排斥,即便古代貧苦人家,再過于貧窮,寧可終身不娶,也不會愿意娶生妻進門,因此古語還有云“寧可窮死,不娶生妻”的話。如果娶了生妻肯定會被街里街坊說三道四,畢竟古人都害怕被人在背后說三道四,因此妻子被夫家休棄成為生妻后想再嫁人十分困難。
但是生妻實際上就是古代對女性的歧視,在古代很多女性都是無辜的被丈夫休棄成為了生妻,她們并非品行不正,而純粹是夫家找茬,找各種借口往七出之條上套搬,才使得她們被休棄成為生妻。
比如西晉的開國元勛賈充,他最初娶了三國時期魏國中書令李豐之女李婉為妻,李婉是當時著名的才女,性格溫柔賢惠,還很有才華。

但是李豐與魏明帝曹叡是兒女親家,李氏家族世代忠于曹魏政權,在魏國后期,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專權,因此李豐十分不滿,于是他想推翻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結果事情敗露,李豐被司馬氏兄弟所殺,其三族全部被誅殺。
李豐的女兒李婉因為出嫁賈充而被免于一死,但卻被判處流放,由于李婉家族得罪了當時的掌權者司馬氏兄弟,賈充為了不引起司馬氏兄弟的猜忌,也害怕耽誤自己的仕途,因此他主動以兇悍嫉妒為名將李婉休棄,讓她獨自被流放到了樂浪郡(現今朝鮮平壤附近)。
所以李婉被休棄就屬于是丈夫賈充害怕受她連累,硬以七出之名將她休棄。賈充休妻后又娶了成陽郡太守郭配之女郭槐為妻。
后來司馬昭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建立了西晉,大赦天下,李婉由此被特赦,加之賈充幫助司馬炎篡位建立西晉有極大的功勞,因此司馬炎特許賈充可以重新將李婉迎娶回家,與郭槐并為嫡妻,稱左右夫人。
但是賈充的現任妻子郭槐十分兇悍嫉妒,她根本不讓賈充重新把李婉娶進門,而賈充還十分懼怕郭槐,因此他以不違背古代只娶一位嫡妻的禮法制度為由婉拒了司馬炎的特許他兩妻并立的好意。
后來賈充與李婉生育的子女也都勸賈充休棄兇悍嫉妒的郭槐,重新把母親迎娶進門,也都遭到賈充拒絕。
李婉回來之后,賈充覺得內心有愧,特意花錢給她買了一套房子讓她居住,并讓李婉所生的子女可以時常去登門探望母親,但是由于懼怕郭槐,賈充卻從來不敢登門見李婉。而由于李婉被賈充以兇悍嫉妒為名休棄,當時的人也沒人敢給李婉這種兇悍嫉妒的生妻說親,李婉因此孤獨終老。
有意思的是明明賈充的繼妻郭槐才是真正的兇悍嫉妒,他和郭槐所生的女兒就是后來導致西晉八王之亂的悍婦皇后賈南風,關于賈南風的兇悍潑辣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能生出這種女兒的郭槐自然也是兇悍嫉妒之人,結果賈充卻偏偏懼怕真正兇悍嫉妒的郭槐不敢休妻,反而把溫柔賢惠且有才華的李婉以兇悍嫉妒為名休棄。

李婉也是被無辜休棄的生妻典型例子,明明是溫柔賢惠還有才華的一代才女,卻只因父親李豐得罪了掌權者司馬師和司馬昭,最終被丈夫賈充休棄成為了生妻。
古代除了像李婉這樣被狠心丈夫主動休棄的,還有像唐琬這樣被婆婆刁難,而被婆婆硬逼著丈夫將其休棄的人。
唐琬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才女,擅長詩詞,很有才華,唐琬在16歲時與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19歲的陸游結婚。
唐琬與陸游的婚姻最初非常幸福,由于兩人都好文學,精通詩詞,因此兩人婚后經常互寫詩詞,互相唱和,情意十分相投,唐琬與陸游的婚姻在當時外人眼中完全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但是陸游的母親唐氏卻偏偏想拆散他們,原來陸游的母親唐氏出身于官宦世家,是一位思想非常守舊且專橫霸道的古代女性,她一心想讓兒子陸游把精力和心思全放到科舉上,好能考取功名入仕為官。
而陸游與唐琬結婚之后,恩恩愛愛,小兩口如膠似漆,整日膩在一起,根本沒有心思去讀書準備科舉考取功名,因此陸游的母親唐氏對兒媳唐琬十分不滿,多次訓斥唐琬,讓她以丈夫的前途為重,淡薄兒女情長。
怎奈陸游與唐琬太過恩愛,即便母親多次從中阻撓,兩人依舊是情意纏綿,陸游母親唐氏的勸告對他們猶如無物,因此唐氏認定唐琬耽誤了自己的兒子陸游,不是一個好媳婦兒。
后來唐氏到尼姑庵中上香,請尼姑為兒子和兒媳占卜算卦,結果尼姑危言聳聽,稱兒媳唐琬天生克夫之命,若陸游再與她在一起,不僅陸游要被克死,連唐氏這個婆婆都難逃一劫。

唐氏本來就對唐琬不滿意,再加上尼姑這番危言聳聽,唐氏就決定讓兒子陸游將唐琬休棄掉。于是唐氏回到家中就逼著陸游休妻,陸游當然不肯,幾次三番下來,唐氏最后以死相逼,陸游事母至孝,怕母親真做出自盡的事情,因此只得以唐琬婚后沒有生育為由將其休棄。
陸游休妻之后對唐琬還是念念不忘,他的母親唐氏為了打消他對唐琬的念頭,于是很快就給他娶了一個妻子王氏,在母親的催促下,陸游與王氏結婚不久就生育了長子陸子虞,因此陸游與繼妻生子更加印證了唐琬不能生育的事實。
不過唐琬算是歷史上生妻中結局非常好的一位了,陸游與繼妻生子之后,讓唐琬的家人十分生氣,認為這是陸家故意打唐家臉,于是唐家很快給唐琬找了一門非常不錯的新婚事,唐琬的第二任丈夫就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嫡系后人永嘉郡王趙士程。
趙士程是宋朝皇室宗親,他比唐琬大了十多歲,也很有才華,他素來聽聞陸游的才名,對陸游也十分欣賞,他聽說陸游受母親所迫休棄了唐琬之后,十分同情和憐憫唐琬,加之趙士程當時嫡妻過世,因此趙士程不顧世俗不娶生妻的言論,親自上唐家登門聘娶了唐琬為繼妻。
作為郡王的趙士程沒有嫌棄唐琬的生妻身份,還不顧世俗眼光娶唐琬為繼妻,而且兩人婚后也比較情投意合,趙士程沒有再納妾,只有唐琬一人,而且二人婚后很快生育了一子一女也打破了唐琬不能生育的傳聞,后來唐琬所生之子趙不熄被過繼出去成為濮王,身份地位十分顯赫。
而且趙士程對唐琬還很不錯,十分大度,某日,陸游到紹興沈園游玩,正好偶遇了前來游玩的趙士程和唐琬夫婦,這是陸游與唐琬離婚之后第一次重逢,四目相對,兩人千般心事,萬般情懷一時之間涌上心頭,但是奈何唐琬已為他人之妻。
趙士程反倒十分體諒兩人,在征得趙士程的同意后,唐琬敬了陸游一杯酒,算是為兩人的愛情畫上了句號,而陸游也在這次游園之后感慨萬千,在沈園的墻壁上題寫了《釵頭鳳》這般千古絕唱。

無疑唐琬是歷史上被迫休棄的生妻之中幸運的人,她在被惡婆婆逼迫丈夫休棄之后獲得了重生,她的第二任丈夫趙士程堪稱癡情的高富帥,不僅身份血統高貴,家庭十分富有,還大度體諒不在意唐琬的生妻之名,對其疼愛有加,在娶了唐琬之后也沒有納妾,因此唐琬是幸運的女人。
但是歷史上像唐琬這般幸運的生妻是很少的,由于封建社會的重男輕女思想,以及當時的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所以成為生妻的女性幾乎很難再嫁。
因此“寧可窮死,不娶生妻”這句話中的生妻指得是被丈夫休棄的妻子,用現代人的角度去看,實際上這句話是典型的封建糟粕,是對女性的歧視,是不符合現代人價值觀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