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秦末漢初時著名的謀士,西漢開國功臣,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劉邦曾這樣評價張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接下來趣歷史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劉邦、項羽大軍攻入咸陽之后,自然就到了諸侯論功行賞的時候了。雖然在此之前,楚懷王與諸侯約定,先入關(guān)中者為王,但是做當時天下最強的一路諸侯的項羽,自然不能讓劉邦做這個關(guān)中王。

因此,在項羽攻破函谷關(guān)的時候,項羽便擺鴻門宴,欲殺劉邦。幸虧張良和項羽的叔叔項伯認識。張良在項伯殺人后救過項伯,并讓項伯和自己一起藏身下邳,躲避官府的抓捕。項伯在聽聞項羽想要殺死劉邦后,便偷偷的溜出項羽軍大營,將這件事告訴給張良,張良大吃一驚,在安頓好項伯后,張良轉(zhuǎn)身出營帳,將此事告訴給劉邦。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劉邦在經(jīng)過張良的一番勸導,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清楚的知道,自己實力不如項羽,怎么能成為關(guān)中王呢?因此,劉邦便讓張良請項伯來到帥帳,以兄長之禮來款待項伯。并約定和項伯成為兒女親家。
就這樣劉邦在張良的幫助下提前知道了,項羽要殺自己的消息,并在張良的幫助下以尿遁的方式成功渡過鴻門宴一劫。
在此事件以后,項羽將劉邦封在了蜀地(巴郡、蜀郡、漢中郡),封劉邦為漢王,并在劉邦身邊埋了三顆釘子,以此來抑制劉邦勢力發(fā)展,將劉邦困在蜀地。但是這怎么能難倒張良呢?張良為劉邦出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劉邦成功迷惑到雍王章邯,使?jié)h王劉邦打破項羽設(shè)下的封鎖,重新參與到天下的爭霸中去。
重新出山的劉邦在不斷的勝利中,逐漸的膨脹起來,在聽聞項羽一直在齊地攻打田榮,便召集麾下兵馬,共計五十六萬大軍去攻打項羽的國都彭城。然后劉邦便被項羽給揍了。
項羽說:“三萬對五十六萬,優(yōu)勢在我。”

劉邦在逃難的途中,張良勸諫劉邦:“漢王不如于下邑收攏殘兵,據(jù)城而守,與項羽對峙,然后讓韓信打野,收攏其他地方。”就這樣,在劉邦與項羽的對峙中,韓信為劉邦打下了大片領(lǐng)土。
在不斷的對峙中,項羽和其麾下的楚軍將士們早已是疲憊不堪,又逢劉邦遣使侯公(侯成、侯伯盛)談和。項羽便與劉邦簽訂盟約。
張良這時候就勸諫劉邦,“我們已經(jīng)掌握天下三分之二的領(lǐng)土,我們于項羽早晚都要有一戰(zhàn),不如我們趁著現(xiàn)在楚軍疲敝,率先撕毀盟約,攻打項羽。”劉邦一想,也是這么個理,于是劉邦便追殺項羽,殺了個項羽措手不及。劉邦又命令韓信、彭越圍剿項羽,二人不從。張良當然知道二人不從的愿意,就讓劉邦確定韓信、彭越的封地。于是在經(jīng)過幾場戰(zhàn)斗之后,項羽成功的在各路漢軍的圍剿下,被困在了垓下,并在烏江自殺。

漢朝建立后,劉邦稱贊張良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漢朝建立后,眾多項羽降將心理總是揣揣不安,為了安撫這些人,張良便對劉邦說:“凡是有功者就要封賞,不能因為您的喜好,而不對那個有功之臣封賞。現(xiàn)在這些有功之臣都在擔心自己得不到封賞,因此您可以先封賞雍齒,這樣群臣就都放心了。”(雍齒和劉邦都是沛縣人,在劉邦起事初期,背叛劉邦,讓劉邦無家可歸。之后還數(shù)次捅劉邦刀子)
就這樣朝廷得到了安定。
高祖十年,劉邦戚夫人的枕邊風下,想要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廢呂后之子劉盈,張良在聽聞這件事之后,便去同呂后商議,張良為呂后建言道:“太子可尋商山四皓(四個擁有大才的老人)出山,讓四位跟隨太子出入宮禁,如此陛下知道后一定會詢問原因,這樣陛下就會知道太子已經(jīng)羽翼豐滿,就不會在言廢立太子。果然劉邦不在言廢立太子。

后來張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便在朝廷穩(wěn)定的情況下,隱居山林,潛修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