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烹飪,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有些菜容易粘鍋,尤其是炒肉、燒魚、炒豆腐等。把食材粘在鍋底會讓你發瘋。同樣的菜,餐廳的廚師可以做到色、香、味俱全。他們怎么能既不粘鍋又不粘鍋呢?下面有趣的歷史編輯將為您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我們看看!
其實炒菜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科學問題,你需要了解科學的道理,掌握科學的方法,才能炒菜。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炒蔬菜會粘在鍋上,但當炸肉、炸魚、炸牛排和炸豆腐時,很容易粘在鍋底,直到燒焦。這是因為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是奇怪的。
我們的鍋底看起來很光滑。事實上,你用顯微鏡看。它實際上像起伏的群山一樣凹凸不平。
肉類、魚類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當表面的蛋白質受熱時,它們會先溶解,然后滲透到鍋底的縫隙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蛋白質凝固,其化學鍵與鍋底物質(如鐵原子)結合。從微觀角度來看,這種組合的力量可能是弱范德華力,但由于組合大多發生在兩者之間的接觸孔中,咬合面積很大,就像尼龍鉤的魔法粘貼一樣,所以從宏觀角度來看,肉牢牢地粘在鍋底。
油炸食品通常不粘在鍋上,因為熱油將成分與鍋底分開。如果你有半鍋50%或60%的熱油,它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在油接觸鍋底之前就已經在油的高溫下凝固了,這樣當它到達鍋底時,它就不會再滲透到這些孔隙中,自然也不容易粘在鍋上。
雖然油炸方法不粘底,但它需要油,吃太多的油炸食品不是很健康,所以我們很少使用。我們中國人,主要喜歡做飯,買各種各樣的煎鍋。
買了新炒鍋后,有經驗的人會教你怎么“開鍋”,然后怎么“養鍋”,說用開鍋炒菜會不粘。這是什么原因?
鍋的一般程序是:先洗鍋,在火上干燒,直到紅色或“藍色”,然后用油豬皮反復摩擦熱表面,直到鍋黑亮,然后用水清洗(不能用洗滌劑),鍋完成。
開鍋的過程其實是人工制作的“不粘涂層”。當鍋在火上燒紅時,它表面的鐵原子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形成黑色的四氧化鐵。當氧化鐵完全覆蓋鐵的表面時,它不再容易產生三氧化鐵,這通常被稱為鐵銹。此時,當熱豬皮在鍋表面摩擦時,油會滲透到金屬表面的縫隙和孔隙中,并在高溫下焦化凝固,就像在金屬氧化物表面覆蓋一層保護膜一樣。

一口開著的鐵鍋又黑又亮。食物放入鍋中后,由于焦化油膜的隔離,蛋白質、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無法與下面的金屬鍵合,因此不易粘在鍋上。但是,使用這種鍋后,你不能用洗滌劑擦洗,也不適合長時間煮湯。如果你洗掉油膜,它下次會粘住的。
我對油膩的鐵鍋還是有疑問的,家人每次洗鍋都會用洗滌劑,所以開鍋后的保護膜總是消失了。怎樣才能做飯不粘?這時,我們將使用另一個技巧:熱鍋冷油。
菜下鍋前,先把鍋燒在爐子上空,燒到鍋表面開始冒煙,然后倒入冷油潤鍋,然后迅速下菜,用大火炒,這樣就不會粘鍋了。這個絕招每次都用,反復嘗試。科學原因是什么?

當鍋的溫度超過193℃時,水滴會在上面跳躍并發出嘶嘶聲。由于與鍋表面接觸時間較短,水蒸發較慢,這種現象被稱為萊頓弗羅斯特效應(Leidenfrost effect)。
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是一種奇怪的物理現象,在廚房里很常見。你只需要把鍋燒得很熱,然后滴一些水,你就可以看到水珠在鍋里快樂地跳舞。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水在熱表面迅速氣化為水蒸氣,水滴有表面張力。這樣,接觸鍋底部的水蒸氣就會抬起整個水滴,形成一個空氣墊,將水滴與熱表面隔離開來。
萊頓弗羅斯特效應不僅在廚房里很常見,而且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驚人的神奇舉動。喜歡旅行的人會在云貴地區看到赤腳的“火山”表演,表演者會赤腳跑過紅木炭堆,但他們不會被燙傷。
只要你相信科學,有足夠的勇氣,快速行動,你就能做到。當然,我不建議你試試。
當我們把食材放進熱鐵鍋里時,它表面的水會因為加熱而瞬間蒸發,從而產生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然而,成分表面的水分是有限的,在蛋白質完全凝固之前,它仍然會粘附在鍋面上。
此時,我們仍然需要油在中間起到隔離作用。油和水的混合“抬起”成分。同時,熱油滴負責傳遞熱能,使加熱面更加均勻。水蒸氣蒸發后,蛋白質凝固焦化,自然不會粘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