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蜀漢遭到曹魏兩路大軍的進攻,結果一直進攻曹魏的蜀漢,在短短幾個月間,就舉手投降。關于蜀漢被曹魏吞并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當時是出自蜀國內部,宦官專權,將帥不和,矛盾重重。這是政治上的原因,而從軍事上來分析,姜維身為蜀漢的大將軍,蜀漢最高的軍事長官,犯了一次戰略上的失誤,導致魏國得以輕松的拿下漢中,拿下最終的勝利。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姜維是諸葛亮在北伐時招降的一名將領,也正是這個原因,即使諸葛亮對他傾囊相授,在諸葛亮在位期間,地位卻并不高。諸葛亮死后,蔣琬費祎接替了他的職務,但是改變了蜀國的策略,沒有繼續征討魏國,反而選擇了休養生息。然而蜀國實力本就比魏國弱得多,自然比不上魏國的發展。
費祎死后,姜維終于有了權力,得以繼續進攻魏國。但是此時兩國的差距過大,雖然姜維也有過一些勝利,但是收效甚微。由于劉禪寵信宦官,造成了宦官與姜維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姜維逐漸喪失了劉禪的信任。因此姜維只能轉攻為守,選擇了在沓中屯田防御。
然而這時一次在戰略布局上的失誤,姜維本以為在沓中防御有利于再次發動進攻,然而漢中才是整個蜀國的防守核心。姜維把原本在漢中的防守兵力調到了沓中,導致了漢中防守的空虛,因此魏國軍隊得以輕易的拿下了漢中。

漢中的丟失,使得姜維不得不回防劍閣。劍閣作為西川的最后一道門戶,易守難攻,也是姜維之所以敢調動漢中防守兵力的原因之一。沒想到魏國的鄧艾竟然走陰平小路,翻山越嶺奇襲成都。本還有余力抵抗鄧艾這些疲憊軍隊的劉禪選擇了開門投降。
而最后蜀國之所以那么被動,正是因為漢中的丟失,這不僅僅是丟失了領土也喪失了蜀國大量的人口,最終導致了蜀國防御體系的崩潰。而這些都是因為姜維的一次戰略部署的失誤引起的。
除了曹沖這位神童之外,中國歷史上還有著哪些神童?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