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朝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的陵墓,那么它的建筑特點是什么呢?其建筑群融合了漢族建筑藝術。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后床”的陵墓原則,由前、中、后三部分組成,主體建筑建在中軸線上,兩側(cè)對稱排列。
建筑布局
清昭陵建在平地上,主要建筑位于中軸線上,其它建筑對稱分布在中軸線兩側(cè)。昭陵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下馬碑到正紅門。主要建筑有下馬碑、石獅、華表等。下馬碑是封建等級制度的象征。在下馬碑處,官員必須下馬下轎,兩邊都有雕刻精美的石獅和華表。離石橋不遠的是石牌坊,位于通往正紅門的中間路段,其上雕刻生動,是清代雕刻的珍品。石牌坊過后,是紅門,是陵墓的大門,兩邊的庭院東為更衣亭西為宰牲亭。
第二部分:正紅門到方城。主樓有華表。石獅、石獅、石麒麟、石馬等。華表是中國古代獨一無二的建筑,起源于堯時的“誹謗木”,供人留言提意,現(xiàn)已演變成一種建筑裝飾。石像生,是各種石雕,原本是驅(qū)魔辟邪,后來成為死者地位的象征。代表王者、權威、高貴的石獅。代表統(tǒng)治者公正嚴明的石代表。石麒麟,祥獸,希望太平繁榮。石馬是皇太極最喜歡的坐騎。前面是碑亭,立有“昭陵神功圣德碑”,記錄了皇太極一生的功德。
第三部分:方城、寶城、月牙城。與碑亭相對的是隆恩門,過了隆恩門就是方城。它是昭陵的主樓,其中有龍恩殿,后面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邊有角樓。過了明樓,是寶城,下面是埋有皇太極夫婦的地宮。
建筑特色
清朝作為皇陵,整體布局和單一建筑、裝飾完整獨特,不僅吸收了大量中原皇陵文化,而且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漢、藏、蒙古建筑文化和滿族建筑文化巧妙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精髓,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
林黛玉去拜見兩個舅舅,為什么連吃兩回“閉門羹”?
? 上一篇
清永陵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什么樣的風水建造的?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