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酒泉市是甘肅省一張美麗的旅游名片,其所轄各縣區都有許多旅游資源可供出售。
酒泉(蘇州)以“河西四縣”而聞名,敦煌莫高窟、油城玉門也是一個古老的旅游景點。蘇北馬鬃山黑戈壁、瓜州鎖陽城、與“東風航天城”密不可分的金塔,近年來也是甘肅旅游業的前沿。
事實上,目前的酒泉市包括敦煌
是一個面積相當大的行政區▼
然而,還有一個縣是默默無聞的,那就是阿克塞,酒泉最南端的縣。事實上,它也有自己特殊的旅游資源。這里的老縣已經成為戶外游客的最愛。
但即使在這些人中,也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阿克塞是哈薩克族自治縣。
就是這里了
(圖片:google map)▼
離疆
20世紀初,新疆哈薩克族主要居住在阿勒泰(承化寺)、巴里坤(鎮西)等地區屬于北疆。他們中的一些分散的牧民和商人出于游牧習慣和貿易目的來到甘肅西部。
從北疆到甘肅西部▼
第一批進入甘肅的哈爾濱人來自巴里坤草原。他們進入安西(瓜州)地區的游牧業。由于草原競爭,他們不能長期駐扎。他們只在這里住了兩年,然后撤退了。從那以后,兩群人來到甘肅,但他們都是零星的團隊,很快就回到了新疆。
雖然巴里坤受到東天山水源的滋養,但水草豐富
但總體規模有限,季節變化較大
有必要在周邊地區的草地上游牧。甘肅西部是個不錯的選擇
(底圖:NASA)▼
這樣重復幾次,只是這個時代新疆牧民生活的縮影。他們不會在甘肅定居。然而,在20世紀30年代,新疆政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各種混亂局面。在此期間,隨著繁榮的時代,哈爾濱人民不得不離開家。
此時,北疆部分哈爾濱人大致分為四次逃離新疆。這些人大多不是北疆當地生活良好的哈爾濱群體,大多是貧窮的普通人。
雖然牛羊作為主要財產很容易轉移
但是少一塊牧場也是巨大的損失
在這個整體干旱地區,草場永遠不夠
(圖片:山色空蒙古716 / 圖蟲創意)▼
由于新疆毗鄰甘肅,不遠,每批逃犯選擇的第一個立足點都在甘肅。到達甘肅后,他們有自己的選擇,有的最終留在甘肅,有的最終遷往青海,有的后期回到新疆,有的繼續逃往國外。
雖然政區在這里分為不同的部分
但從游牧社會的生產來看
相反,這個交界區可以形成一個緊密相連的區域▼
哈民來到口中后,顯然面臨著一個新的環境——有三波官方人士與他們打交道。盛世才旗下的新疆勢力、負責青海、甘肅西部河西走廊軍政權力的“西北三馬”(有時也叫“新五馬”)之一的“青馬”馬步芳勢力、甘肅省民國政府。
在這三波人中,甘肅省政府與哈民關系最為緩和,雙方沖突很少爆發;對哈民來說,盛世自然是水火不相容的。后來,盛世下臺,哈民與新疆當局的關系得到緩和;至于馬步芳,他們在早期階段互相警惕,在后期階段完全惡化(后來,馬步芳的勢力退出了河西走廊)。
面對大量新移民的到來,總有一些管理政策。20世紀30年代末,甘肅省政府在玉門縣赤金設立了哈爾濱人民管理局,由甘肅省第七區專門管轄。中華民國時期的專門部署與當前的地區(地級市)大致相似,第七區是酒泉專門部署。
然而,由于哈爾濱人民游牧遷移不確定,資金困難,機構運營效率低,管理局實現的基本功能不多,運營約三年后被撤銷。此后,甘肅省將哈爾濱人民管理的任務交給了酒泉當地和駐軍。
游牧生產本居無定所
在古代,在部落中尋找代理人進行間接管理
然而,民族國家需要更緊密地凝聚上層建筑
雖然經濟基礎仍然相當落后...
(圖片:山色空蒙古716 / 圖蟲創意)▼
為了便于管理,他們強制劃定了蒙藏哈的牧場,區域設置也非常粗略。哈爾濱牧場范圍為青頭山以西,祁連山北麓。雖然這暫時緩解了當地的各種矛盾,但哈爾濱居民的住所和草原長期不清楚,使其生活和生產極其不順利。
哈爾騰牧場,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圖片:沙綠 / 圖蟲創意)▼
除了三大官方勢力外,祁連山南北兩側長期以來也是多民族混居的地區,與其他民族打交道也是必不可少的。糾紛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甚至遠離額濟納和阿拉善。
最典型的是草原糾紛,尤其是祁連山北麓。歷史上,雖然有些哈爾濱人偶爾游牧到這里,但都是常駐人口,與周邊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裕固族等)的常駐群體沒有明顯沖突。).然而,隨著大量哈爾濱牧民進入祁北草原,與周邊民族的糾紛是不可避免的。
這里與青海海西地區密切聯系
這里信仰藏傳佛教的人也很多
(青海天駿舟群草原圖片:青海藏人 / 圖蟲創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甘肅的哈爾濱人口分布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退。從最初的進入到分散在祁連山北麓,到解放初期,只分布在敦煌附近的深山。
建縣
新中國成立前不久,敦煌迎來了解放。形勢逐漸穩定后,規劃和發展成為下一步面臨的問題,如何解決甘肅哈同胞的問題逐漸提上議程。
1953年3月24日至4月3日,西北局、西北行政委員會在蘭州召開了甘青新三省邊境哈薩克族領導人協會和各民族團結會。會議的主持人是“西北三馬”之一的“甘馬”馬鴻賓。他曾任中華民國甘肅省主席,在解放軍解放寧夏率領部起義。此時,他已成為西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也是哈爾濱人民的老朋友。
在這次會議上,甘青新三省七個民族的126名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哈薩克族代表69人,蒙古族代表27人,藏族代表21人,裕固族、回族、維吾爾族和漢族代表19人。
經過充分協商,最終制定了《甘、青、新邊境各族代表關于民族團結和邊境哈族安置的協議意見》。原件四份,用漢、蒙、藏、哈四種字寫,由各族領導和代表簽字。
《協議意見》最重要的內容是關于甘肅敦煌哈薩克族居住放牧區的規定:以海子為中心,東至哈爾騰東端的托遜堡,西至安南壩,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爾為哈薩克族居住放牧區;哈薩克族與蘇北自治區蒙薩克族放牧區的邊界為南哈北蒙古(烏蘭達坂)、東蒙西哈的情況(以希雪向南北延伸的線為界)。
由此奠定了今天蘇北和阿克塞縣界的雛形。
今天酒泉內的阿克塞和肅北
早期阿克塞更小,只有西南一角▼
該協議還具有另一個重要意義:它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解決邊界糾紛的重要書面協議,使甘肅哈民族完全結束了長期的流浪生活。
區域劃定后,另一件大事隨之而來。1954年4月27日,阿克塞哈薩克自治區(縣級)正式成立,1956年改名為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位于博羅轉井。
事實上,博羅轉井衛星圖已經廢棄,成為廢墟景區
(圖片:google map)▼
縣城搬遷
博羅轉井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甘肅敦煌-青海格爾木的主要交通道路上。古老的道路、今天的G215國道、柳格高速公路和敦煌鐵路都在它附近通過。
當金山北坡位于祁連山支脈,地勢寒冷,無霜期短,不適合作物生產;地質上,由于位于阿爾金山地震斷裂帶,發生了8級地震。
今天的阿克塞,肅北,博羅轉井
通往敦煌的交通節點位于柴達木盆地▼
此外,它還屬于鼠疫源地區,是中國監測的22個重點疫區之一。此外,當地水質含有高濃度鈾、鯰魚等放射性元素,導致縣居民腫瘤發病率高,嚴重危害當地人民健康。
今天博羅轉井的樣子(已經廢棄)
(圖片:wzkDREAM / 圖蟲創意)▼
鑒于此,阿克塞縣于1998年從海拔2700多米的博羅轉井鎮搬到海拔1500多米的紅柳灣鎮。
這些地方很近
(圖片:google map)▼
紅柳灣鎮不僅地勢平坦,視野開闊,而且更靠近敦煌和蘇北。它還具有水量大、水質好、成本低的優點,可以滿足新縣發展規模擴大的需要。
新縣城確實開闊了
阿克清真寺已成為這里的重要地標
(圖片:Liuleiphotography / 圖蟲創意)▼
隨著新縣的建設,地方政府也在努力改善山區、草原牧民的生活條件。
利用國家生態移民項目,當地散落在山區和草原上的牧民集中在紅柳灣鎮定居,部分牧民安置在民族新村社區。大多數牧民來自新縣,如安南壩、阿克旗鄉(原和平鄉)東格列克村、阿克旗村、多壩溝村等。
新房整潔整潔
(圖片:Liuleiphotography / 圖蟲創意)▼
2001年,另一件大事發生在阿克塞縣。甘肅阿克塞和青海海西的省界重新劃定。哈薩克族祖先游牧的紅崖子和花海子(蘇干湖附近)正式歸阿克塞縣管轄,距離青海省唯一的哈薩克族村馬海村不遠。
之后,搬進新縣的阿克塞居民過著新的生活,路過這里的游客往往只把它當作一個普通的地名或中轉點。至于舊縣,沒有人關心它。
過路之地
(圖片:Liuleiphotography / 圖蟲創意)▼
轉機直到五年前,隨著冒險動作片《九層妖塔》的流行,前廢棄的縣城華麗地轉變為著名景點“石油城”(事實上,阿克塞縣本身沒有石油資源)。從那以后,許多電影在這里拍攝。
參與縣搬遷的當事人可能沒有想到的是,今天的阿克塞老縣已經成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建設中的柳格高速公路在貧瘠的老縣附近設立了專門的出入口。
曾經的縣政府
(圖片:Maggie_zhu10 / 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1]朱娜.被“捕獲”的哈薩克族——以民國時期入甘的哈薩克族為例[D].北京:2013年中央民族大學.
[2]王祿明,陳樂道。哈薩克族遷甘始末[J].2007年1007年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中文版):19-22.
[3]徐世華。哈薩克在抗日戰爭期間進入甘初探索[J].西北師范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4:9-15.
[4]阿布都力江·賽依提。民國時期哈薩克族部落的分布和遷徙[J].2006,4,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5-60.
【5】冉騰。阿克塞縣牧民定居后生活方式變化研究——調查民族新村社區案例[D].蘭州:蘭州大學,2013.
[6]分析高米力、楊俊誠、顧八明、飲用水鈾、鯰魚和鐳[J].原子能農業應用,1985,3:59-63.
[7]民政部批準甘肅省將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遷至紅柳灣鎮[J].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63-63.
*作者提供的內容并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的立場
封面:Liuleiphotography / 圖蟲創意
(⊙_⊙)
全球人文和地理每天都有一篇文章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甘肅哈薩克”
作者:杔格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