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
-
陳繼儒(1558~1639)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諸生,年二十九,隱居小昆山,后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
-
(約公元二九0 年)字玄虛,廣川人。生卒年不詳,約晉惠帝初年前后在世。為楊駿主薄。作《海賦》,(見《文選》)文甚雋麗。
-
朱栴一般指朱木旃。朱栴(zhān音氈)(1378 2 6 —1438 8 23 ),漢族。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號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
-
(380—435)南朝宋瑯邪臨沂人,字休泰。王偉之子。家貧,好史籍,博涉多聞。因得父舊書,撰《晉安帝陽秋》,時人謂宜居史職,除著作佐郎,使續后事,書論晉安帝義熙九年。受劉裕(
-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
-
方維儀(1585—1668),女,字仲賢,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市區鳳儀里人)。明末著名女詩人、畫家,所作有《清芬閣集》, 又輯歷代婦女作品為《宮閨詩史》。其繪畫師法宋代李公麟,
-
東漢扶風茂陵人,字武仲。少博學,善屬文。以明帝求賢不篤,士多隱處,作《七激》以為諷。章帝以為蘭臺令史,拜郎中,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后為大將軍竇憲司馬。早卒。
-
(349—400)東晉瑯邪臨沂人,字元琳。王洽子。弱冠為桓溫掾,轉主簿。桓溫北伐,軍中機務并委珣。從討袁真,封東亭侯。與謝安有隙,出為豫章太守,不之官。安卒,遷侍中。與殷仲
-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
-
康海(1475--1540)中國明代文學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陜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名列瑾黨而免官。以詩文名列“前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