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夷門歌

作者: 唐代    王維
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
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為嬴停駟馬,執(zhí)轡愈恭意愈下。
亥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
非但慷慨獻奇謀,意氣兼將生命酬。
向風刎頸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qī xióng xióng cí yóu wèi fèn ,gōng chéng shā jiāng hé fēn fēn 。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
qín bīng yì wéi hán dān jí ,wèi wáng bú jiù píng yuán jun1 。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gōng zǐ wéi yíng tíng sì mǎ ,zhí pèi yù gōng yì yù xià 。公子為嬴停駟馬,執(zhí)轡愈恭意愈下。
hài wéi tú sì gǔ dāo rén ,yíng nǎi yí mén bào guān zhě 。亥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
fēi dàn kāng kǎi xiàn qí móu ,yì qì jiān jiāng shēng mìng chóu 。非但慷慨獻奇謀,意氣兼將生命酬。
xiàng fēng wěn jǐng sòng gōng zǐ ,qī shí lǎo wēng hé suǒ qiú !向風刎頸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夷門歌作者: 王維

簡介 詩詞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jié),號摩詰居士。漢族,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xué),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夷門歌譯文

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
戰(zhàn)國七雄的勝負不可知,攻城殺將紛亂甚多。

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秦軍增兵圍困趙都邯鄲,魏王畏秦不敢出兵相救。

公子為嬴停駟馬,執(zhí)轡愈恭意愈下。
信陵君為侯嬴駕車過市訪友,執(zhí)轡愈恭顏色愈和。

亥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
朱亥是持刀宰殺牲口的屠夫,侯嬴是掌管魏國都城大梁東門鎖匙的守門人。

非但慷慨獻良謀,意氣兼將身命酬。
侯嬴不但為信陵君獻竊符奪兵之計,而且極重義氣,竟以身命相報。

向風刎頸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侯嬴甘愿以身命報答信陵君知遇之恩,七十歲老人別無所求。

1、李永祥編著王維詩集:濟南出版社,2007.04:5-6

夷門歌注釋

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

七雄:戰(zhàn)國時期七個主要的諸侯國齊、楚、秦、燕、趙、魏、韓合稱“戰(zhàn)國七雄”。
雄雌:即勝負。
紛紛:紛亂。

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邯鄲:戰(zhàn)國時趙國都城,即今河北邯鄲市。
魏王:指魏安釐王。
平原君:即趙勝,戰(zhàn)國時趙惠文王之弟,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也是信陵君的姐夫。
任趙相,禮賢下士,門客從多,與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齊國孟嘗君齊名,并稱為“四公子”。

公子為嬴(yíng)停駟(sì)馬,執(zhí)轡(pèi)愈恭意愈下。

公子:即信陵君,名魏無忌,戰(zhàn)國時魏安釐王異母弟,門下有食客三千。
嬴:即侯嬴,魏國的隱士,當時是魏國都城大梁監(jiān)門小吏。
信陵君慕其名,親自執(zhí)轡御車,迎為上客,為信陵君獻計竊虎符,奪兵救趙。
為守秘,自刎以報信陵君。
駟馬:四匹馬拉的車子。
執(zhí)轡:駕車。
轡:駕奴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轡:駕奴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亥為屠肆(sì)鼓刀人,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

亥:朱亥,戰(zhàn)國魏人,有勇力,與侯嬴相善,隱于市,為屠戶。
后助信陵君救趙。
屠肆:屠宰鋪。
肆:舊時指鋪子,商店。
鼓刀:操刀。
鼓:揮舞。
抱關(guān)者:守門小吏。

非但慷慨獻良謀,意氣兼將身命酬。

“非但”二句:寫二人幫助公子竊符救趙的豪俠仗義之舉。

向風刎(wěn)(jǐng)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向風”二句:寫侯嬴果然自刎,贊美他的仗義輕生,慷慨任俠。

1、李永祥編著王維詩集:濟南出版社,2007.04:5-6

夷門歌賞析

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
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為嬴停駟馬,執(zhí)轡愈恭意愈下。
亥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
非但慷慨獻良謀,意氣兼將身命酬。
向風刎頸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題材的因襲,包括不同文學(xué)形式對同一題材的移植、改編,都有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王維《桃源行》固然是成功的一例,而他的《夷門歌》同樣也是故事新編式的杰作。

  此詩題材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即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歷史故事。但從《魏公子列傳》到《夷門歌》,有一重要更動:故事主人公由公子無忌(信陵君)變?yōu)橐拈T俠士侯嬴,從而成為主要是對布衣之士的一曲贊歌。從藝術(shù)手法上看,將史傳以二千余字篇幅記載的故事改寫成不足九十字的小型敘事詩,對題材的重新處理,特別是剪裁提煉上“縮龍成寸”的特殊本領(lǐng),令人嘆絕。

  詩共十二句,四句一換韻,按韻自成段落。

  一至四句交待故事的背景。先寫七雄爭霸天下的大勢,后寫“竊符救趙”事件的成因。以“何紛紛”三字道出天下大亂的局面,以“益圍邯鄲怠”退出情況的緊急,以“不救”二字表現(xiàn)出形勢的嚴峻。

  “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四句交代故事背景。細分,則前兩句寫七雄爭霸天下的局勢,后兩句寫“竊符救趙”的緣起。粗線鉤勒,筆力雄健,“敘得峻潔”(姚鼐)。“何紛紛”三字將攻城殺將、天下大亂的局面形象地表出。傳云:“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趙都)”,詩只言“圍邯鄲”,然而“益急”二字傳達出一種緊迫氣氛,表現(xiàn)出趙國的燃眉之“急”來。于是,與“魏王不救平原君”的輕描淡寫,對照之下,又表現(xiàn)出一種無援的絕望感。

  五至八句,寫信陵君禮遇侯生。連用兩個“愈”字,一是寫出侯生的有意傲慢,二是寫出魏公子的禮賢。“亥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兩句,巧用原文,點化為對仗句。

  趙魏唇齒相依,平原君(趙國賢公子)又是信陵君的姊夫。無論就公義私情而言,“不救”都說不過去。無奈魏王懼虎狼之強秦,不敢發(fā)兵。但詩筆到此忽然頓斷,另開一線,寫信陵君禮賢下士,并引入主角侯生。

  “公子為嬴停駟馬,執(zhí)轡愈恭意愈下。亥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信陵君之禮遇侯嬴,事本在秦兵圍趙之前,故這里是倒插一筆。其作用是,暫時中止前面敘述,造成懸念,同時運用“切割”時間的辦法形成跳躍感,使短篇產(chǎn)生不短的效果,即在后文接敘救趙事時,給讀者以一種隔了相當一段時間的感覺。信陵君結(jié)交侯生事,在《史記》有一段膾炙人口的、繪聲繪色的描寫。詩中卻把諸多情節(jié),如公子置酒以待,親自駕車相迎,侯生不讓并非禮地要求枉道會客等等,一概略去。單挑面對侯生的傲慢“公子執(zhí)轡愈恭”的細節(jié)作突出刻畫。又巧妙運用“愈恭”“愈下”兩個“愈”字,顯示一個時間進程(事件發(fā)展過程)。略去的情節(jié),借助于啟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得到補充,便有語短事長的效果。兩句敘事極略,但緊接二句交代侯嬴身份兼及朱亥,不避繁復(fù),又出人意外地詳。“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也”,“臣乃市井鼓刀屠者”,都是史傳中人物原話。“點化二豪之語,對仗天成,已征墨妙”(趙殿成《王右丞詩集箋注》),而唱名的方式,使人物情態(tài)躍然紙上,頗富戲劇性。兩句妙在強調(diào)二人卑微的地位,從而突出卑賤者的智勇;同時也突出了公子不以富貴驕士的精神。兩人在竊符救趙中扮演著關(guān)鍵角色,故強調(diào)并不多余。這段的一略一詳,正是白石道人所謂“難說處一語而盡,易說處莫便放過”,貴在匠心獨運。

  九至十二句專寫侯生,與首段呼應(yīng)。以“獻奇謀”,即策劃竊符救趙及奪晉鄙軍寫出其智;以“向風刎頸”寫出其義。末兩句寫得慷慨豪邁,感人頗深。

  “非但慷慨獻奇謀,意氣兼將生命酬。向風刎頸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最后一段專寫侯生,既緊承前段又遙接篇首,回到救趙事上來。“獻奇謀”,指侯嬴為公子策劃竊符及賺晉鄙軍一事,這是救趙的關(guān)鍵之舉。“意氣”句則指侯嬴于公子至?xí)x鄙軍之日北向自剄事。其自刎的動機,是因既得信陵君知遇,又已申燕刀一割之用,平生意愿已足,生命已屬多余,故作者著力表現(xiàn)這一點。末二句議論更作波瀾,說明侯生義舉全為意氣所激,并非有求于信陵君。慷慨豪邁,有濃郁抒情風味,故歷來為人傳誦。二句分用謝承《后漢書》楊喬語(“侯生為意氣刎頸”)和《晉書·段灼傳》語(“七十老公復(fù)何所求哉!”)而使人不覺,用事自然入妙。詩前兩段鋪敘、穿插,已蓄足力量,末段則以“非但”、“兼將”遞進語式,把詩情推向高峰。以樂曲為比方,有的曲子結(jié)尾要拖一個尾聲,有的則在激越外戛然而止。這首詩采取的正是后一種結(jié)尾,它如裂帛一聲,忽然結(jié)束,卻有“慷慨不可止”之感,這手法與悲壯的情事正好相宜。

  此詩寫戰(zhàn)國時隱者義士侯嬴獻策救趙,慷慨捐驅(qū)的壯烈行為,熱烈歌頌侯嬴和朱亥這些出身下層的英雄人物見義勇為的豪俠精神,也贊揚了信陵君能任用賢才的開明政治風度。

  此詩把一個有頭有尾的史傳故事,擇取三個重要情節(jié)來表現(xiàn),組接巧妙、語言精煉、人物形象鮮明,代表著王維早年積極進取的一面。唐代是中下層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在政治上揚眉吐氣的時代,這時出現(xiàn)為數(shù)不少的歌詠游俠的詩篇,決不是偶然的。《夷門歌》故事新編,溶入了新的歷史內(nèi)容。

1、陶文鵬王維詩歌賞析: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06月第1版:27-28
2、劉德重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1-142

相關(guān)推薦

  • 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