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
于時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鹢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
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馀,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故以水濺蘭橈,蘆侵羅衤薦,菊澤未反,梧臺回見。荇濕沾衫,菱長繞釧。泛柏舟而容與,歌采蓮於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因持薦君子,愿襲芙蓉裳。」
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
紫莖亭亭呵立于粼粼清波,紅蓮朵朵呵映襯重重芰荷。蓮蓬作房屋呵荷葉作屋頂,蓮籽兒潔白呵蓮蓬如黃螺。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故以水濺蘭橈,蘆侵羅袸。菊澤未反,梧臺迥見,荇濕沾衫,菱長繞釧。泛柏舟而容與,歌采蓮于江渚。
值此時節中的俊男美女,搖起船兒心中蕩漾柔情。鷁形畫船迂回慢進,雀狀酒杯傳遞頻頻。水草挽住船槳不肯離去,浮萍移開偏為船兒放行。美女擺動嬌柔的細腰,欲行又止幾番回眸傳情。夏季剛剛開始春意尚未散盡,鮮嫩的荷葉映襯著初開的荷花。生怕沾濕衣裳而低聲淺笑,擔心船兒傾覆而緊緊抓住衣襟。于是船槳擊水緩緩向前,蘆花點點飛上綾羅繡墊。蕩舟湖上不思回返,梧臺已經遙遙可見。帶水的荇菜沾濕了衣衫,長長的菱草纏住了臂環。泛著柏木舟多么悠閑自在,水洲邊放開歌喉唱一曲《采蓮》。
歌曰:“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因持薦君子,愿襲芙蓉裳。”
歌唱道:碧玉姑娘本是小戶人家之女,前來嫁給身世顯貴的汝南王。蓮花映襯著她的容貌,荷葉染上了她的衣香。手持蓮花荷葉進獻給君子,希望穿上用它制作的美麗衣裳。
1、許梿六朝文潔全譯(修訂版)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17-18頁
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jì)荷。
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luó)。
文波:微波。
此句語本《楚辭·招魂》:“紫莖屏風,文緣波些。
”芰荷:出水荷葉。
綠房:指蓮蓬。
因蓮房呈圓孔狀間隔排列如房,故稱。
翠蓋:形容荷葉圓大如帷蓋。
素實:白色的蓮籽。
黃螺:蓮蓬外形團團如螺,成熟后由綠漸黃,故稱。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蕩舟心許,鷁(yì)首徐回,兼傳羽杯。
櫂(zhào)將移而藻(zǎo)掛,船欲動而萍開。
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
夏始春余,葉嫩花初。
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故以水濺蘭橈,蘆侵羅袸(jiàn)。
菊澤未反,梧臺迥(jiǒng)見,荇(xìng)濕沾衫,菱長繞釧(chuàn)。
泛柏舟而容與,歌采蓮于江渚。
妖童:俊俏少年。
媛女:美女。
心許:謂心中互有情意。
鷁首:船頭。
鷁是一種大鳥,古代常被畫在船頭作裝飾。
徐:緩緩。
羽杯:一種雀形酒杯,左右形如鳥羽翼。
一說,插鳥羽于杯上,促人速飲。
櫂:劃船用的工具。
代指船。
一作“棹”。
束素:捆扎起來的白絹。
形容女子細腰。
素:白絹。
遷延:拖延。
顧步:一邊走一邊回視。
斂裾:把衣襟緊抓成一團。
形容害怕船傾的樣子。
裾:衣襟。
蘭橈:蘭木做的船楫。
羅袸:綾羅墊子。
袸:同“薦”,墊子。
菊澤:指湖泊。
菊字是藻飾詞,芬芳之意。
反:同“返”。
梧臺:梧木搭建之臺。
梧木是良材。
迥:遠。
荇:荇菜,水草名。
菱:水生草本植物。
釧:臂環。
柏舟:柏木做的船只。
容與:閑暇自得貌。
江渚:江邊陸地。
歌曰:“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
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
因持薦君子,愿襲芙蓉裳。
”
碧玉:古樂府有《碧玉歌》,屬《吳聲曲辭》。
郭茂倩《樂府詩集》四五引《樂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薦:進獻。
襲:衣上加衣。
莢蓉裳:有蓮花圖案的衣裳。
芙蓉是蓮的別稱。
1、許梿六朝文潔全譯(修訂版)貴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17-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