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長相思·鐵甕城高

作者: 宋代    秦觀
【長相思】

鐵甕城高,蒜山渡闊,干云十二層樓。
開尊待月,掩箔披風,依然燈火揚州。
綺陌南頭,記歌名宛轉,鄉號溫柔。
曲檻俯清流,想花陰、誰系蘭舟。

念凄絕秦弦,感深荊賦,相望幾許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雙魚、難渡瓜洲。
曉鑒堪羞,潘鬢點、吳霜漸稠。
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同是悲秋。

【zhǎng xiàng sī 】【長相思】
tiě wèng chéng gāo ,suàn shān dù kuò ,gàn yún shí èr céng lóu 。鐵甕城高,蒜山渡闊,干云十二層樓。
kāi zūn dài yuè ,yǎn bó pī fēng ,yī rán dēng huǒ yáng zhōu 。開尊待月,掩箔披風,依然燈火揚州。
qǐ mò nán tóu ,jì gē míng wǎn zhuǎn ,xiāng hào wēn róu 。綺陌南頭,記歌名宛轉,鄉號溫柔。
qǔ kǎn fǔ qīng liú ,xiǎng huā yīn 、shuí xì lán zhōu 。曲檻俯清流,想花陰、誰系蘭舟。
niàn qī jué qín xián ,gǎn shēn jīng fù ,xiàng wàng jǐ xǔ níng chóu 。念凄絕秦弦,感深荊賦,相望幾許凝愁。
qín qín cái chǐ sù ,nài shuāng yú 、nán dù guā zhōu 。勤勤裁尺素,奈雙魚、難渡瓜洲。
xiǎo jiàn kān xiū ,pān bìn diǎn 、wú shuāng jiàn chóu 。曉鑒堪羞,潘鬢點、吳霜漸稠。
xìng yú fēi 、yuān yāng wèi lǎo ,bú yīng tóng shì bēi qiū 。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同是悲秋。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長相思·鐵甕城高作者: 秦觀

簡介 詩詞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長相思·鐵甕城高譯文

鐵甕城高,蒜山渡闊,干云十二層樓。開尊待月,掩箔披風,依然燈火揚州。綺陌南頭,記歌名宛轉,鄉號溫柔。曲檻俯清流。想花陰,誰系蘭舟?
在鎮江城樓頭、西津渡口,樓有十二層高入云霄。在樓上的閣房里,品著酒以待賞月,夜寒了,就放下簾子擋擋風。居高臨下,看著黃昏時鎮江城的萬家燈火,就像看到了揚州城。于是想起了以前在揚州的一段歡娛生活。歌妓唱著《宛轉歌》,很溫柔,愜和人意。那座妓樓依河流而居,我曾乘著蘭舟尋訪美色。

念凄絕秦弦,感深荊賦,相望幾許凝愁。勤勤裁尺素,奈雙魚難渡瓜洲。曉鑒堪羞,潘鬢點、吳霜漸稠。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同是悲秋。
我估量著,自分別以后,你一定每每彈著凄涼的曲調,思念著我;而我呢,也每每吟哦著哀怨的詞句,思念著你;山山相隔,我們相望了多少次都看不見,只能把愁恨凝聚在樂曲里和詞章里。我屢屢想給你寫情書,無奈山高路遠,到不了你那邊。清晨臨鏡,白發日漸見多,老態堪羞。有幸的是,你尚未見老,不應像我這樣,為衰老而悲傷。秋,寓有衰老意。

1、(宋)秦觀著,王醒解評秦觀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4:117-119
2、徐培均,羅立綱編著秦觀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68-73
3、趙炯淮海詞注析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03:33-35

長相思·鐵甕城高注釋

鐵甕(wèng)城高,蒜山渡闊,干云十二層樓。
開尊待月,掩箔(bó)披風,依然燈火揚州。
(qǐ)陌南頭,記歌名宛轉,鄉號溫柔。
曲檻俯清流。
想花陰,誰系蘭舟?
鐵甕:鎮江(今屬江蘇)古城名,三國時孫權所筑。
蒜山渡:蒜山渡口。
干云十二層樓:鎮江城樓有十二層高,故曰干云。
干云:沖云。
干,沖。
開尊待月:斟上酒等待月亮升起。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掩箔披風:放下竹簾,當風而立。
箔,竹簾子。
披風,擋風。
披,本指分散,此處引申為遮擋。
綺陌:縱橫交錯的道路。
歌名宛轉:指《宛轉歌》,一名《神女宛轉歌》。
鄉號溫柔:即溫柔鄉。
蘭舟:即木蘭舟。

念凄絕秦弦,感深荊(jīng)賦,相望幾許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雙魚難渡瓜洲。
曉鑒堪羞,潘鬢(bìn)點、吳霜漸稠。
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同是悲秋。

秦弦:即秦箏,古代弦樂器,音調凄苦。
相傳為秦時蒙恬所造。
荊賦:指《楚辭》。
楚,古稱為荊。
聯系結句,知此指宋玉《九辯》。
尺素:指書信,古代以生絹作書,故名。
雙魚,指魚形信函。
瓜洲:在今江蘇揚州南四十里長江邊,隔岸與鎮江相對,亦作“瓜州”。
曉鑒:早起臨鏡。
幸:幸虧之意。
于飛:指夫婦好合。
于飛,比翼而飛,喻夫婦好合。
鴛鴦,指情侶或夫婦。
悲秋:秋氣蕭森,令人傷感,故稱。

1、(宋)秦觀著,王醒解評秦觀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4:117-119
2、徐培均,羅立綱編著秦觀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68-73
3、趙炯淮海詞注析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03:33-35

長相思·鐵甕城高賞析

鐵甕城高,蒜山渡闊,干云十二層樓。開尊待月,掩箔披風,依然燈火揚州。綺陌南頭,記歌名宛轉,鄉號溫柔。曲檻俯清流。想花陰,誰系蘭舟?
念凄絕秦弦,感深荊賦,相望幾許凝愁。勤勤裁尺素,奈雙魚難渡瓜洲。曉鑒堪羞,潘鬢點、吳霜漸稠。幸于飛、鴛鴦未老,不應同是悲秋。

  詞人故里高郵,南距鎮江僅不足二百里。他在宋元豐七年(1083年)前,曾數次到鎮江,因此具有較豐厚的生活積累,寫來十分真切。可與前面的《望海潮》“揚州懷古”、“越州懷古”相比,詞之意境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詞上闋涉及往昔歡娛,記憶猶新;下闋“感深荊賦”,托諷《九辨》。而《九辨》中有“坎凜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而無友生”之句,似與詞人之坎坷遭遇相合。考少游生平,宋元豐元午(1078年)、五年(1082年)考進士,皆不中。六年(1083年)作《精騎集序》,曰:“比數年來,頗發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詞云“感深荊賦”,又曰“潘鬢點、吳霜漸稠”。衰老之感,不遇之情,隱然而見。

  詞之特點,是在雄偉壯麗的背景中寓有瀟灑之致,柔婉之情,可謂豪放中有婉約,沉郁頓拙,感慨萬千。起首三句,寫鎮江形勢,備極壯麗。鎮江北瀕長江,中貫運河,周圍有山,在歷史上,除金、焦、北固外,以蒜山為著名。詞云“鐵甕城高,蒜山渡闊”,以雄渾之筆,勾勒了這座古城的風貌。“干云十二層樓”,以夸張語氣,描寫了城內高樓直插云霄的氣勢。“開尊”二句謂斟滿芳酒,等待月上東山;放下湘簾,迎風而立,充滿了豪情勝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黃庭堅《念奴嬌》“萬里青天,垣娥何處,駕此一輪玉”?皆寫待月,方之此詞,可謂異曲而同工。蘇黃之詞超曠豪邁,秦觀此詞,則瀟灑出塵。接著一句,由潤州待月,而及揚州燈火,乍看有些突兀,實亦自然宛轉。揚州在長江之北,距潤州僅四十余里,唐宋時甚為繁華,詞人故里,在其屬下。此時他在潤州“開尊待月”,忽見不遠處燈火闌珊,于是情不自禁地憶起在揚州時的冶游。可見此句頗似今日電影之“暗轉”,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自此以下,乃回憶揚州時的艷遇。所謂“綺陌”,實乃“春風十里揚州路”。所謂“宛轉歌”、“溫柔鄉”,實乃指在揚州青樓聽歌賞舞之事。何以見得?試以《夢揚州》一詞下闋印證:“長記曾陪宴游,酬妙舞清歌,麗錦纏頭。滯灑困花,十載因誰淹留?”與此詞所寫,何其相似乃爾!歇拍三句,又寫到在鎮江時情景:他憑欄俯瞰長江,想象揚州舊游之地,此刻花陰之下,不知是誰系著蘭舟。語意含蓄,充滿惆悵迷惘之情。

  過片三句,以一“念”字領格,于凝想舊情之中,打并人“身世之感”。當時他在青樓聽著凄涼怨慕的箏聲,引起“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感慨。所謂“感深荊賦”,乃以宋玉自況。宋詞中往往寓有《騷》《辯》之意。清代詞論家張惠言《詞選·序》說詞是“極命風謠里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就是指的這一點。少游此詞,足以當之。所謂勤裁尺素,雙魚難渡,表面上是說他修了許多情書,卻難以寄到所思者的手中。鎮江揚州不過一江之隔,傳書送信斷不會如詞中寫得困難。這不過是一種遁辭而已,實際上是說他的一腔理想,無由上達。因而進出“曉鑒堪羞,潘鬢點、吳霜漸稠”二句。當時秦觀年約三十五、六,卻發出嘆老嗟卑之詞,實乃抒不遇之情也。

  下闋歇拍,惆悵自憐,對未來猶未喪失信心。鴛鴦未老,反襯“潘鬢吳霜”,是一大轉折,蓋喻遇合有時。不應悲秋,說明詞人欲拂去籠罩心頭的陰云,重新振作起來,去爭取美好的前程。自慰亦復自勵,詞情一波三折,令人撫繹不盡,一本結句僅作“綢繆”二字,可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1、徐培均,羅立綱編著秦觀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68-73

相關推薦

  • 秦觀
  • 長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