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即事(復楚情何極)

作者: 明代    夏完淳
【即事】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胡前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jí shì 】【即事】
fù chǔ qíng hé jí ,wáng qín qì wèi píng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xióng fēng qīng jiǎo jìn ,luò rì dà qí míng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gǎo sù chóu jiā guó ,gē chuán jué sǐ shēng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hú qián qiān gǔ hèn ,yī piàn yuè lín chéng 。胡前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即事(復楚情何極)作者: 夏完淳

簡介 詩詞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靈首(一作靈胥),乳名端哥,漢族,明松江府華亭縣(現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詩人,抗清英雄。夏允彝子。七歲能詩文。十四歲從父及陳子龍參加抗清活動。魯王監國授中書舍人。事敗被捕下獄,賦絕命詩,遺母與妻,臨刑神色不變。著有《南冠草》、《續幸存錄》等。

即事(復楚情何極)譯文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復國的愿望多么急切難禁,消滅敵人的志氣在心頭熱烈奔騰。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大風送來清脆而雄勁的角聲,夕陽的余輝照在大旗上,紅艷鮮明。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我全身縞素,立誓要報國仇家恨,指揮兵船跟敵人拼個你死我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聽到胡笳聲,激起我滿腔無限的悲憤;抬頭見明月已上城頭,一片光明。

戰苦難酬國,仇深敢憶家?
戰斗萬分艱苦,報國真是談何容易。國仇如此深重,豈敢再顧念妻子兒女?

一身存漢臘,滿目渺胡沙。
我終身只承認大明中國的正朔和傳統,但滿眼看到的是一片被敵人蹂躪的土地。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劍花。
月亮照著大旗的影子不斷翻飛,寶劍射出霜雪一樣的白光和逼人的寒氣。

六軍渾散盡,半夜起悲笳。
可嘆我們的隊伍已全被打散在四處,半夜里,聽到悲涼的笳聲從四面響起。

一旅同仇誼,三秋故主懷。
旅內結成了同仇敵愾的情誼,三年里,我一直懷念先帝。

將星沉左輔,卿月隱中臺。
清兵攻克揚州,一顆將星就此隕落。奸臣當政,賢良之士盡皆隱蔽。

東閣塵賓幕,西征愧賦才。
自己能力差,不能勝任義軍的參謀,慚愧自己沒有像潘岳一般的才能。

月明笳鼓切,今夜為誰哀。
此夜明月高掛,響起軍號之聲,這是為誰而哀鳴?

1、于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0-133
2、文化林余鎮邦古代愛國詩詞鑒賞: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58-159
3、蔣學浚歷代愛國詩詞鑒賞: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213-214

即事(復楚情何極)注釋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復楚:暗指復明。
亡秦,暗指亡清。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雄風:指義軍的軍威。
清角勁:清越的號角聲悲壯有力。
落日:指夕陽斜暉。
大旗:指義軍的軍旗。

(gǎo)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縞素:指白色的孝服。
酬家國:報家國之仇。
家仇,指作者之父夏允彝于1645年兵敗,投水殉國。
國仇,指明朝滅亡。
戈船:戰船,指義軍的水師。

胡笳(jiā)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胡笳:古代管樂器。
這句指清軍勢大。

戰苦難酬(chóu)國,仇深敢憶家?
敢:這里是豈敢、不敢之意。

一身存漢臘,滿目渺(miǎo)胡沙。

漢臘:這里用以表示要畢身忠于明王朝。
以漢代明。
臘,從周代開始的一種歲中祭祀活動。
胡沙:胡人占領下滿目荒涼的土地。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劍花。

劍花:劍上的霜花。

六軍渾(hún)散盡,半夜起悲笳。

六軍:天子有六軍,見《周禮》,這里泛指軍隊。
渾:全。

一旅同仇誼,三秋故主懷。

一旅:《左傳·哀公元年》:“有眾一旅”注:“五百人為旅”。
“三秋”一句:公元1644年,明思宗在煤山自縊,1646年作者入吳易義軍,前后三年整,故稱三秋。
故主懷,“懷故主”的倒裝句。
故主,指明思宗。

將星沉左輔,卿(qīng)月隱中臺。

“將星”一句:指1645年清兵攻陷揚州,史可法死難。
將星,古代認為帝王將相都上應天星。
左輔,這里指揚州。
“卿月”一句:這里卿月比喻賢臣。
中臺,星名,三臺之一。
古代以三臺喻三公之位。
中臺謂司徒,這里指朝廷。
此句是指馬士英、阮大鋮等奸佞當權,朝政敗壞,賢良之士盡皆隱蔽。

東閣塵賓幕,西征愧賦才。

東閣:語出《漢書·公孫弘傳》:“于是起賓館,開東閣,以延賢人,與參謀議。
”塵:玷污。
賓幕:即幕賓。
西征:潘岳曾作《西征賦》。

月明笳鼓切,今夜為誰哀。

1、于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0-133
2、文化林余鎮邦古代愛國詩詞鑒賞: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58-159
3、蔣學浚歷代愛國詩詞鑒賞: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213-214

即事(復楚情何極)賞析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戰苦難酬國,仇深敢憶家?
一身存漢臘,滿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劍花。
六軍渾散盡,半夜起悲笳。

一旅同仇誼,三秋故主懷。
將星沉左輔,卿月隱中臺。
東閣塵賓幕,西征愧賦才。
月明笳鼓切,今夜為誰哀。

  第一首詩的起筆即化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一語,點明主題,并以感情急切、激憤的“情何極”、“氣未平”定下了全篇悲壯激越的基調,表達出作者誓滅清人,恢復明朝的強烈愛國情感。接下來由情入景,寫道:雄風中,傳來軍中的號角聲;紅日里,飄動著戰旗。用“角”與“旗”兩個意象,用“勁”與“明”兩個醒目的詞,突出體現義軍莊嚴、雄壯的軍威。“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是寫誓死報效國家,是開篇“復楚”“亡秦”的補充。“酬家國”是目的,“決死生”是決心,鮮明的突出了為雪恥復國而生死決戰的慘烈情懷。最后,以悲涼的胡笳與凄冷的月色來渲染義軍戰斗的艱苦和作者的悲涼心情。

  詩之一三聯直抒抗敵復國之志,二四聯描寫雄豪悲壯之景,情景交融,形成詩歌頗具特色的連環映帶、交綜流走的氣韻,最便于表達詩人內心的郁郁不平之氣和銘心刻骨的家國之恨。而“一片月臨城”,以景結情,更使詩意開闊,思入微茫,詩人的復國之志和家國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間。

  第二首著重寫斗爭的艱苦。詩人運用比喻、象征的手法,選取了一些具有邊塞特色的意象,胡沙、悲笳等,描繪出一幅邊塞特有的蒼涼畫面:在胡地黃沙滾滾的大漠中,夜色里回響著悲涼的胡笳之音······但這僅僅是比喻、象征而已,實際上詩人寫的是起義軍艱苦的抗清復明的戰斗生活。首聯把戰斗和思鄉結合起來,以“戰苦”提攜全篇,因為是寡難敵眾才“難酬國”,因為仇深才不“敢憶家”,苦而且難,仍能堅持戰斗,這就突出了仇之大且深。“仇深”二字是關鍵。頷聯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漢臘”代指作者為之奮戰不息的明朝,表達了忠于國家的決心,但明王朝大勢已去,清軍入侵,山河淪喪、滿目荒涼,詩人痛惜而無奈的心情躍然紙上。頸聯是艱苦的戰斗生活的寫照,“翻旗影”“冷劍花”高度概括了刀光劍影的慘烈戰斗;“落月”“清霜”等典型意象,象征詩人思念故國的拳拳情懷。尾聯把詩人無比痛惜、悲憤,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推向高潮:起義軍全軍覆沒,悲涼的胡笳之音在夜空中回蕩。全詩意境厚重沉郁,慷慨悲涼,感人至深。

  第三首寫同仇敵愾的精神。開篇即直言對明思宗的懷念。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到作者寫此詩時已經三年。接著寫史可法蒙難,揚州城破,是各鎮不聽調動,福王政權腐敗無權威的結果,敘述中有揭露,有批判,有深沉的感慨。接著又轉向對自身的描述,慚愧自己身為幕賓而沒有潘岳那樣的才能,這是作者的自謙,最后以設問作結,引人深思。

  三首詩的共同特點是:直抒胸臆與典型意象、景物烘托相結合。都是用對起手法,四聯中有三聯是對句,形成整飭的格律、莊嚴的風韻。都是用襯托手法表現義軍不畏強敵,不畏艱苦的崇高精神,有時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把作者強烈愛國情感抒發出來。詩風激越而蘊藉、沉雄。

1、于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0-133
2、文化林余鎮邦古代愛國詩詞鑒賞: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58-159
3、蔣學浚歷代愛國詩詞鑒賞: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213-214

相關推薦

  • 夏完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