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山房春事二首(風恬日暖蕩春光)

作者: 唐代    岑參

其一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游蜂亂入房。
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其二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 ? ? ? ? ? ? ? qí yī ? ? ? ? ? ? ? ? 其一
fēng tián rì nuǎn dàng chūn guāng ,xì dié yóu fēng luàn rù fáng 。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游蜂亂入房。
shù zhī mén liǔ dī yī héng ,yī piàn shān huā luò bǐ chuáng 。 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 ? ? ? ? ? ? ?qí èr ? ? ? ? ? ? ? ?其二
liáng yuán rì mù luàn fēi yā ,jí mù xiāo tiáo sān liǎng jiā 。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tíng shù bú zhī rén qù jìn ,chūn lái hái fā jiù shí huā 。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山房春事二首(風恬日暖蕩春光)作者: 岑參

簡介 詩詞 岑參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后獲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故世稱“岑嘉州”。約大歷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于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山房春事二首(風恬日暖蕩春光)譯文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游蜂亂入房。
春風柔日光暖滿目蕩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時亂飛進廳房。

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門前的幾枝柳條低拂著衣架,一片山花飄落在了筆床之上。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梁園之中夕陽已西下,只有點點亂飛的烏鴉,放眼望去滿目的蕭條,零零落落三兩戶人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園中樹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盡失去了繁華,一年一度春風又吹過,依然開著昔日的鮮花。

1、劉開揚岑參詩選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249-250
2、高光復高適岑參詩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58-160
3、謝楚發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88-290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游蜂亂入房。
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第一首詩切合題意,純是一首寫景詩,寫的是濃郁的春光充天塞地,不僅山野處處萬紫千紅,連山房書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前途充滿信心。作者先寫近景,在他筆下,春風是柔和的,日光是溫暖的,春意盎然。第二句選取了春天里很有代表性的生命:蝴蝶和蜜蜂,作者沒有描寫它們忙著采蜜的景象,而是寫了它們誤入廳房,并著一“亂”字,生動形象表現了蜂蝶之忙,進一步表現了春日的勃勃生機。第三、四句轉入寫靜景,柳樹的枝條在春風中飄舞,低過了晾衣的橫木,在風的吹送下,一片山花落在了筆床上。雖是靜景,但作者卻是動靜結合的描繪——兩句都與風有關,而并沒有直接寫風,可見作者觀察細微而筆力不凡。

  第二首詩是吊古之作。梁孝王曾在梁園中設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馬相如等都應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見熱鬧:百鳥鳴囀,繁花滿枝,車馬接軫,士女云集。

  就是這樣一個繁盛所在,如今所見,則是:“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這兩句描畫出兩幅遠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亂鴉聒噪;平視前方,一片蕭條,唯有三兩處人家。當年“聲音相聞”、“往來霞水”(枚乘《梁王兔園賦》)的各色飛禽不見了,宮觀樓臺也已蕩然無存。不言感慨,而今古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自在其中。從一句寫到二句,極自然,卻極工巧:人們對事物的注意,常常由聽覺引起。一片聒噪聲,引得詩人抬起頭來,故先寫空中亂鴉。“日暮”時分,眾鳥投林,從天空多鴉,自可想見地上少人,從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蕭條景象。

  詩人在遠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見庭園中的樹木,繁花滿枝,春色不減當年。就象聽到丁丁的伐木聲,更感到山谷的幽靜一樣,這突然闖入他的視野中的絢麗春光,進一步加深了他對梁園極目蕭條的印象。梁園已改盡昔日容顏,春花卻依舊盛開。“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詩人不說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卻偏從對面翻出,說是“庭樹不知”;不說此時梁園頹敗,深可傷悼,自己無心領略春光,卻說無知花樹遵循自然規律,偏在這一片蕭條之中依然開出當年的繁花。感情極沉痛,出語卻極含蓄。

  作為一首吊古之作,梁園的蕭條是詩人所要著力描寫的。然而一、二兩句已經把話說盡,再要順著原有思路寫出,勢必疊床架屋。詩人于緊要處別開生面,在畫面的主題位置上添上幾筆艷麗的春色。以樂景寫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園的景色愈見蕭條,詩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見傷痛了,反襯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

  全詩分前后兩部分,筆法不同,色調各異,然而又并非另起爐灶,“庭樹”與“飛鴉”暗相關合(天空有鳥,地上有樹)。篇末以“舊時花”遙應篇首“梁園”,使全詩始終往復回還于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情之中。歷來運用反襯手法表現吊古主題的作品固然不少,但有如此詩老到圓熟的,卻不多見。

參考資料:

1、高光復.高適岑參詩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58-1602、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16-6173、徐元渠.高適岑參詩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82-83

山房春事二首(風恬日暖蕩春光)賞析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游蜂亂入房。
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第一首詩切合題意,純是一首寫景詩,寫的是濃郁的春光充天塞地,不僅山野處處萬紫千紅,連山房書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前途充滿信心。作者先寫近景,在他筆下,春風是柔和的,日光是溫暖的,春意盎然。第二句選取了春天里很有代表性的生命:蝴蝶和蜜蜂,作者沒有描寫它們忙著采蜜的景象,而是寫了它們誤入廳房,并著一“亂”字,生動形象表現了蜂蝶之忙,進一步表現了春日的勃勃生機。第三、四句轉入寫靜景,柳樹的枝條在春風中飄舞,低過了晾衣的橫木,在風的吹送下,一片山花落在了筆床上。雖是靜景,但作者卻是動靜結合的描繪——兩句都與風有關,而并沒有直接寫風,可見作者觀察細微而筆力不凡。

  第二首詩是吊古之作。梁孝王曾在梁園中設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馬相如等都應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見熱鬧:百鳥鳴囀,繁花滿枝,車馬接軫,士女云集。

  就是這樣一個繁盛所在,如今所見,則是:“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這兩句描畫出兩幅遠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亂鴉聒噪;平視前方,一片蕭條,唯有三兩處人家。當年“聲音相聞”、“往來霞水”(枚乘《梁王兔園賦》)的各色飛禽不見了,宮觀樓臺也已蕩然無存。不言感慨,而今古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自在其中。從一句寫到二句,極自然,卻極工巧:人們對事物的注意,常常由聽覺引起。一片聒噪聲,引得詩人抬起頭來,故先寫空中亂鴉。“日暮”時分,眾鳥投林,從天空多鴉,自可想見地上少人,從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蕭條景象。

  詩人在遠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見庭園中的樹木,繁花滿枝,春色不減當年。就象聽到丁丁的伐木聲,更感到山谷的幽靜一樣,這突然闖入他的視野中的絢麗春光,進一步加深了他對梁園極目蕭條的印象。梁園已改盡昔日容顏,春花卻依舊盛開。“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詩人不說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卻偏從對面翻出,說是“庭樹不知”;不說此時梁園頹敗,深可傷悼,自己無心領略春光,卻說無知花樹遵循自然規律,偏在這一片蕭條之中依然開出當年的繁花。感情極沉痛,出語卻極含蓄。

  作為一首吊古之作,梁園的蕭條是詩人所要著力描寫的。然而一、二兩句已經把話說盡,再要順著原有思路寫出,勢必疊床架屋。詩人于緊要處別開生面,在畫面的主題位置上添上幾筆艷麗的春色。以樂景寫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園的景色愈見蕭條,詩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見傷痛了,反襯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

  全詩分前后兩部分,筆法不同,色調各異,然而又并非另起爐灶,“庭樹”與“飛鴉”暗相關合(天空有鳥,地上有樹)。篇末以“舊時花”遙應篇首“梁園”,使全詩始終往復回還于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情之中。歷來運用反襯手法表現吊古主題的作品固然不少,但有如此詩老到圓熟的,卻不多見。

參考資料:

1、高光復.高適岑參詩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58-1602、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16-6173、徐元渠.高適岑參詩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82-83

相關推薦

  • 岑參
  •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