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偉業
吳偉業簡介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蘇昆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后自成新吟,后人稱之為“梅村體”。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蘇昆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后自成新吟,后人稱之為“梅村體”。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臺。
臺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
花花相映發,葉葉同根栽。
王母攜雙成,綠蓋云中來。
結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釵。
翠裝雕玉輦,丹髹沉香齋。
護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階。
長恐乘風去,舍我歸蓬萊。
從獵往上林,小隊城南隈。
雪鷹異凡羽,果馬殊群材。
言過樂游怨,進及長楊街。
張宴奏絲桐,新月穿宮槐。
攜手呼太息,樂極生微哀。
千秋終寂寞,此日誰追陪。
陛下壽萬年,妾命如塵埃。
愿共南山槨,長奉西宮杯。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
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
臨頓誰家兒?生小矜白皙。
阿爺負官錢,棄置何倉卒!
貽我適誰家,朱門臨廣陌。
囑儂且好住,跳弄無知識。
獨怪臨去時,摩首如憐惜。
三年教歌舞,萬里離親戚。
絕技逢侯王,寵異施恩澤。
高堂紅氍毹,華燈布瑤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錦縫我衣,珍珠裝我額。
瑟瑟珊瑚枝,曲罷恣狼藉。
我本貧家子,邂逅道拋擲。
一身被驅使,兩口無消息。
縱賞千萬金,莫救餓死骨。
歡樂居他鄉,骨肉誠何益!
鎮日鶯愁燕懶,遍地落紅誰管?。
睡起爇沉香,小飲碧螺春盌。
簾卷,簾卷,一任柳絲風軟。
白頭風雪上長安,短褐疲驢帽帶寬。
辜負故園梅樹好,南枝開放北枝寒。
歡似機中絲,織作相思樹。
儂似衣上花,春風吹不去。
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
亂離何處見,消息苦難真。
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
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
官差捉船為載兵,大船買脫中船行。
中船蘆港且潛避,小船無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槳追風搖急櫓。
村人露肘捉頭來,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辭船小要何用?爭執洶洶路人擁。
前頭船見不敢行,曉事篙題斂錢送。
船戶家家壞十千,官司查點侯如年。
發回仍索常行費,另派門攤云雇船。
君不見官舫嵬峨無用處,打彭插旗馬頭住。
今年京口月,猶得杖藜看。
暫息干戈易,重經少壯難。
江聲連戍鼓,人影出漁竿。
晚悟盈虧理,愁君白玉盤。
直溪雖鄉村,故是尚書里。
短棹經其門,叫聲忽盈耳。
一翁被束縛,苦辭橐如洗。
吏指所居堂,即貧誰信爾。
呼人好作計,緩且受鞭垂。
穿漏四五間,中已無窗幾。
屋梁記日月,仰視殊自恥。
昔也三年成,今也一朝毀。
貽我風雨愁,飽汝歌呼喜。
官逋依舊在,府帖重追起。
旁人共唏噓,感嘆良有以。
東家瓦漸稀,西舍墻半圯。
生涯分應盡,遲速總一理。
居者今何棲,去者將安徙。
明歲留空村,極目唯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