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畫龍點睛拼音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畫龍點睛的意思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成語基本釋義:
[ 成語形式 ]
ABCD式的成語[ 成語結構 ]
連動式成語[ 感情色彩 ]
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謂語、定語、狀語;用于寫文章等畫龍點睛近義詞
畫龍點睛反義詞
畫龍點睛出處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畫龍點睛造句:
1、最后的畫龍點睛之處是擺上蔥段,要讓人看著既不覺得呆板又沒有松散之感,一定要注意蔥段的量及其在畫面中的視覺重心和色彩的比例
2、畫龍點睛的故事出自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
3、大街上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為圣誕節的氣氛又添上了畫龍點睛的一筆。
4、既可對地名現實特征畫龍點睛一語中的也可對未來發展趨勢大膽展望還可穿越時空前行五百年當諸葛亮神機妙算地名里有故事
5、2006年11月末的那個下午,記者采訪結束,他希望李阿秀添一句畫龍點睛的話,讓她為自己半個多世紀的等待總結一條沉甸甸的警世之言
畫龍點睛相關查詢
畫龍點睛成語接龍
- 驚惶失措:由于驚慌,一下子不知怎么辦才好。
- 驚喜欲狂:既驚又喜,高興得都要發瘋了。形容喜出望外,過于興奮的情壯。
- 驚魂未定:指受驚后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 驚愕失色:失色:由于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 驚心悼膽:悼:戰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 驚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 驚心動魄: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驚恐萬狀: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 驚蛇入草: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 精雕細刻:精心細致地雕刻。形容創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也比喻認真細致地加工。
- 驚師動眾:比喻驚動很多人來做一件事。
- 驚世駭俗: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驚駭。
- 精貫白日:形容極端忠誠。
- 精采秀發:精采:精神、神采;秀發:煥發。形容人的精神煥發。
- 驚濤駭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 精金百煉:比喻德才修養鍛煉十分到家。
- 精誠團結:精誠:真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
- 驚天動地: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 精打細算:打:規劃。精密地計劃,詳細地計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時計算得很精細。
- 精金良玉:比喻人品純潔或物品精美。
- 精神抖擻:抖擻:振動,引伸為振作。形容精神振奮。
- 精力充沛:體力強盛,精神充足。
- 精神煥發:形容精神振作,情緒飽滿。
- 精妙絕倫:精:精巧。絕倫:無與倫比。精巧美妙到了極點。
- 精神恍忽:恍忽:糊里糊涂的樣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畫龍點睛的意思是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本網站提供成語畫龍點睛的意思及拼音發音、近義詞、反義詞、英語翻譯、畫龍點睛出處、造句等詳細信息。
本文地址:http://www.zbk007.com/chengyu/02152999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zbk007.com/chengyu/021529993.html